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摘要: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j、q、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掌握上两点省写规则。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重点和难点:1.j、q、x与?相拼时,?上两点省略2.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课堂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指读、点读a—h区分b-dp-qn-mf-t二、新课展示:①j的读法写法读儿歌“小鸡小鸡,jjj”发“鸡”的。音在中下格写竖弯,在竖的上面写一小点,占上格学习“j”和“i”组成的音节“j”和“i”要快速连读,四声调要读准确学习“j”和“v”组成的音节“j”和“v”要快速连读,四声调要读准确强调幼儿j在遇到v的时候,拼写时两个小点要除去。学习三拼音节“jia”之前,让学生从“ji”过渡到“jia”,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分三拼音节与两拼音节的概念。认识j是声母在前边,i是韵母在中间,a也是韵母在后边。中间的韵母叫介母。拼读并书写②q的读法与写法“左上半圆,qqq”同“七”的音先写一半圆,再写一竖,占中下格。学习“q”和“i”组成的音节“q”和“i”要快速连读,四声调要读准确。学习“q”和“v”组成的音节“q”和“v”要快速连读,四声调要读准确。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二教材简析本课教材由3部分组成:一是以古诗《山村》为识字材料,通过引导学生熟读这首诗来进行识字;二是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三是组词练习,插图中导读小伙伴龙龙和文文正在进行组词练习。这些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8、9、10”10个数字。)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生同桌间互读互听。)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1.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