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9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消化道大出血.ppt

上消化道大出血.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概念】◆部位:系指蔡氏(Treiz)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即指食道、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出血量:>1000ml或丢失了循环血量的20%以上,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典型病例胃镜检查【病因】一、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疾病食管癌、食管炎、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异物或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病: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少见病:肿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等其他:食道裂孔疝、憩室、克隆氏病等;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三、上胃肠道临近器官或组织的病变(少见因素)◆肝、胆道疾病◆壶腹周围癌或脓肿四、全身疾病:◆应激性溃疡◆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液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影响因素: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一、呕血与黑便:为必备的临床表现。◆呕血:有或无呕血决定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部位。※咖啡色:为常见颜色,是血液与胃酸相互的结果(生成正铁血红素)。※鲜红色:出血量大,未与胃酸作用的结果◆黑便:柏油样,粘稠而发亮,是因为血液与肠内硫化物作用的结果,若出血量大而快,亦可为鲜红色。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一般表现:面色苍白、心悸、口渴、头晕、四肢冷◆出血性休克:意识与精神状态:躁动→昏迷血压:下降(BP≤90/60hgmm)心率≥120次/分尿量≤20-30ml/h,(尿量≥50ml/h休克好转)三、血液学改变:◆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均降低。一般多在出血后3-4h,降低的程度与出血量呈正相关;网织红血球:多增加;◆白血球:轻度增加;若肝硬化不一定增加◆氮质血症:少数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四、发热:多为低热。【诊断】一、症状与体征:◆呕血与黑便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注意排除呼吸道的咯血;鼻、咽、喉部出血;◆注意排除因进食引起的黑便;二、出血量的估计:大便潜血阳性>5ml黑便:>50ml呕血:胃内储血>250ml出现全身症状:>400ml周围循环衰竭:体位由卧位改为立位BP下降15-20mmHg,出血>1000ml失血量(%)三、再出血的判断:◆呕血:呕血不能停止或有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排便次数增加、稀烂或转为鲜红色;◆补足液体后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不能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继续下降;四、出血原因的判断的判断:病史与临床表现:1、消化性溃疡:2、食道静脉破裂出血:3、急性胃黏膜病变:4、药物引起的出血:5、肿瘤:辅助检查:1、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为所有出血性检查的首选方法;适应症:较广,除昏迷、精神障碍、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外均为胃镜检查的适应症。优点:直视下广泛观查食道、胃、十二指肠黏膜;目的:①寻找病变原因、部位、性质、出血情况;②进行HP检查;③病理活检:确诊的金标准;④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喷药、药物注射、电凝;时间:急诊多在发病后24-48h内,过早积血多观察不清,过晚浅表病变已愈合;2、X线钡餐检查:对病因诊断有一定帮助;主要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症的患者;检查时间:有争议,多数认为出血后一周左右;3、选择性肠系膜A脉造影:4、放射形核素锝99m标记红细胞扫描:5、吞线检查:【治疗】为内科急症,常可危机生命,抢救必须分秒必争,个体化。一、一般急救措施:1、体位: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禁食;留置胃管:方便观察病情。2、稳定生命体征;P、BP、R、尿量;3、补充血容量:休克者应尽快输入全血,纠正循衰竭,无血源时,先输入晶体或血浆代用品,后补充葡萄糖液,注意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输血指征:HGB<7g/L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min二、内科止血措施: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静脉曲张性出血的处理原则:来势凶猛病情严重,常可危机生命,措施要快速果断;1、三腔二囊管压迫:大出血时为首选方法;方法:竟鼻孔内插入→注气入胃囊→注气入食管囊→固定。优点:止血快速、效果确定,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缺点:若压迫时间过长可能引起压迫部位黏膜糜烂。2、止血药物:常规止血药:(1)增强凝血机制:维生素K止血芳酸止血敏凝血酶等。(2)增加毛细血管收缩药:安络血。(3)黏膜保护剂及中和胃酸药:种类繁多,如铝制剂(吉福士、氢氧化铝、硫糖铝、甘羟铝),麦滋林、各种中药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药:(1)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米替丁、法莫替丁等;(2)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血管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