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现象浅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蚁族”现象浅议.doc

“蚁族”现象浅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蚁族”现象浅议作者:刘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邮编:266200【中文摘要】我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蚁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纵向流动也变得流畅了很多。每个人都在思考,路在何方。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然而选择的结果,却很少能够控制自如。【关键词】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就业,【引言】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蚁族”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因此,尽管"蚁族"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日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应当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1.何为“蚁族”社会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是:多为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漂在沿海大城市,工资收入非常低,成群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群租房或者地下半地下室里。这些人绝大多数出身农家或者小城镇的贫民家庭,只能上三四流大学。在学校基本上没学到专业知识,既无素质,也无技能。这样的大学生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回到家乡,由于父母无权无势,更没有出路。唯一的出路,是跟众多农民工一样,往沿海发达地区去。简而言之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2.何为“大学生居住村”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又称为“蚁域”。它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自然村行政单位,而是指一定行政辖区范围内出租屋相对集中,且房屋出租对象主要为刚毕业大学生的聚居区域。"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成人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蚁族”是中国独有。“蚁族”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没有确切的数字。据相应调查研究,保守估计,仅北京地区就有10万以上的“蚁族”。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唐家岭、小月河、马连洼等就是“蚁族”们的聚居地。3.“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蚁族”现象的产生,既有国家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也有我国户籍制度的因素;既有"聚居村"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城乡结合部共性的问题;既有大学毕业生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流动人口共性的问题。“蚁族”们之所以背井离乡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原因由下3.1宏观原因(1)大城市的吸引力。大城市吸引人才和各种资源汇集到一起,特别是大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其经济活力和生活揭丫锏搅讼嗟钡乃剑?一些小城镇或西部的城市相比,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毕业生当然会尽可能地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到沿海地区就业。课题组研究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中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另外,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客观影响,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这无疑更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以北京为例,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在其巨大的吸引力感召下,京内外的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在北京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去外地工作则会增加发展风险。(2)社会资源的配置尚不够合理。今天,贫富差距扩大,房价攀升,就连水费的涨幅都涨得离谱。“蚁族”只是这众多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多年,社会上已经衍生出“富二代”“官二代”等特殊群体,而这些群体通常在社会资源或竞争机会上由于各种原因,占据着更大的优势。正是这种资源与机会的配置失衡,导致劣势群体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收获美好的生活,长此以往将导致社会认同感的降低与国民阶层间的对立。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蚁族”问题,关键还在于建立一个“机会公平”的社会体制。(3)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2002年3月,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劳动保障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一方面骤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有一部分学生不得不待在大城市寻找考研深造或其他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国家就业政策,也为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大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持。(4)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使我国大学入学率在短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