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我国的偷税现象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偷税、逃税现象,是什么导致我国偷逃税现象严重,又有怎样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偷逃税、纳税人、税收制度、公平税收。我国税务实践表明,每年以偷逃税为主的税收流失占到应收税额的三分之一,一度造成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降低。因此,如何应对税收偷逃问题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不得不研究解决的问题。偷逃税是指纳税人使用非法手段逃避乃至拒绝缴纳税收的行为,是造成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偷逃税问题,各国政府都为此不断完善税收法制、加强税收征管。一、偷逃税的危害偷逃税的危害绝不仅仅在于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更深层次的不利影响。1.偷逃税会破坏税收公平对于同样所得,诚实申报的纳税人纳税相对多,税后收入相对少,有违税收横向公平(同等纳税能力的应该税负相同);偷逃税的存在,使税收固有的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无法发挥,不利于实现公平;偷逃税减少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少了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加剧收入分配的纵向不公平(不同纳税能力的应承受不同的税负)。2.偷逃税会影响资源配置偷逃税会增加偷逃税企业的税后净利润,高额的利润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偷逃税行为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产生扭曲,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因此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纳税人为偷逃税款,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税务机关为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投入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税务征管、稽查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从全社会角度看,这些用于偷逃税和反偷逃税的各种资源纯粹是一种虚耗与浪费。偷逃税款削减政府可支配收入,使其无充足的财力有效弥补市场缺陷,不能保证经济高效运行。3.偷逃税款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削弱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为了偷逃税款,纳税人会向税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信息数据,这就使得政府各经济部门统计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数据并不能真实、完全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进而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偷逃税减少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也削弱了其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能力。各国普遍实行税务稽查,而且税法中都规定了对查出的偷逃税的处罚,但都不能杜绝偷逃税行为的发生。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个理性的纳税人为什么要偷逃税,其最佳偷逃规模如何;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中国偷逃税的社会根源。我国目前存在查处力度不够、惩罚不严的情况,造成了较高的纳税人瞒报比例人,降低了偷逃税成本,这是偷逃现象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税务机关征管手段落后、稽查力量弱,使得查获率。偏低;另一方面税收征管的法律规定中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规定力度较轻,实际上难以对偷逃行为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和制裁作用。根据经济学原理,偷逃税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经济行为。由于纳税人掌握的信息比税务机关真实全面,因此纳税人会根据其信息上的优势进行偷逃税活动。在我国,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由于纳税主体复杂,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税务机关很难充分掌握纳税人复杂多样的信息;税收的外部条件也导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纳税人多头开户、现金交易、公款私存和零售不开发票等;税务机关自身也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税源监控缺位等问题,致使税务机关信息不充分。通过实证调查与分析,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导致税收偷逃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纳税人受教育程度、对税法了解程度、纳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纳税人方面的原因,又有税制是否健全、税制繁简程度、公平与否等税制设计方面的原因,还有征税人是否廉洁、政府是否高效、社会舆论对偷逃税的态度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目前存在着导致税收偷逃的许多因素。(1)纳税人平均素质不高,诚实信用、依法纳税意识很弱。(2)中国多年来传统的“厌税”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繁重的苛捐杂税,造成了民怨沸腾,也造成了长期的、延至今日的“厌税”思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仍然诱使着人们的偷逃税行为。(3)部分税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以情代法、索贿受贿、徇私枉法,破坏了税收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形象,政府部门作为用税人,也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当纳税人意识到自己缴纳的税款被挥霍、浪费,自然会降低纳税积极性,甚至诱发偷逃税。(4)目前中国缺乏良好的税收环境,没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税收犯罪的遏制作用。全民的协税护税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意识到依法纳税使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也没有认为偷逃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客观上有助于税收偷逃的蔓延。二、对偷逃税问题的对策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解决我国偷逃税问题的对策。1.在税制建设上,坚持简明、高效、低税负、宽税基的方向(1)高税率往往会使纳税人感到负担沉重。根据前面经济分析,在高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