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康德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内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孟子:万物毕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柏拉图:认为“观念”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libido)。内发论者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忽略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力性、教育等的作用,其贡献在于引导人们在认识人的内在力量,研究人的内部需要和内在的发展机制。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荀子:性恶论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主要观点:看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物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外铄论者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3、实践主体论:认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现,又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过程。人在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需要思考、学习、行动,从而使其不仅是外部形象的改变,也有内在改变,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人的身心发展发展,实践是推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发展的平衡性:(异时现象)(1)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主要标志。(2)心理成熟:独立思考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织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3)社会性成熟: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义务为标志。2、顺序性:发展的顺序由基因控制,心理的发展与生理发展相互适应,心理的发展还受社会性的影响,与社会环境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3、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学上把人的发展划分与为7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4、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多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种现象平时不易察觉,一旦缺失出现,就以惊人的方式显现出来了;再者,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5、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1)自然性的差异。(2)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有的是水平上的差异,有的是表现方式,类型上的差异。第二节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二、先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先天因素:个体出生时机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点。(1)遗传素质(2)母体环境的影响其中,遗传素质是个体与他的祖先保持连续性的素质,是一个人的解剖生理特点。1、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2、遗传素质在适当的条件上下可以改变,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不能无限地夸大。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要素,其分类按性质可分为:(1)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2)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个体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按大小可划分为:(1)大环境: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和社会环境。(2)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四、个体的实践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生理活动: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活动,有机体与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其实质在于新陈代谢。2、心理活动:是每个个体的对外部世界能力的个体性的反映,内容丰富多彩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主要满足个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自我控制的要求,构建内部世界。3、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与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已不仅能使人的智慧与力量得以外化和对像化,而且使人的才干、意志、智慧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实现内部世界的丰富与发展。五、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化进入有意识的状态;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3、学校教育既有即时价值,也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