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训练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一变”,主要“变”在()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B.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C.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D.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解析:C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理学旧说批判和反思,故A项错误;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是乾嘉时期学术变化的特点,故B项错误;道咸以降,即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有利于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故C项正确;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故D项错误。2.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A.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被打破解析:B材料分别描述了林则徐和魏源两人的观点,林则徐“制夷”及“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表明林则徐的华夷观未改变,并对时局没有清醒的认识,而魏源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魏源仍称西方为“夷”,可见没有打破华夷观念,故D项错误。3.(2017·浙江温州期末)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著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华事夷言》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B.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科技著作C.魏源阐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作品D.探寻和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解析:D《海国图志》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华事夷言》则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故A项错误《;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而不是科技著作,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探寻和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故D项正确。4.(2017·浙江湖州期末)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评价某历史人物:“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该历史人物是()A.谭嗣同B.康有为C.严复D.胡适解析:B根据材料“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托古改制,假借孔子推行变法维新的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5.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解析:D谭嗣同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与“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含义相吻合,故D项正确。A项是梁启超的主张,B项是康有为的观点,C项是严复的思想观点,故均排除。6.近代中国有人提出:“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下列最有可能提出此观点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解析:D根据材料中“天演”“物竞”“天择”等关键词,可判断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以进化论激发人们变法图强。7.李泽厚在论述近代某思想家时说,“与康有为有所不同……表现在(其)愤怒呼号中的,是对革命的向往和民主的渴求,这也正是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的特色所在。”这位近代思想家是()A.梁启超B.严复C.谭嗣同D.陈独秀解析:C根据所学,谭嗣同强烈批判专制君权,反对纲常名教,倡导男女平等,是众多维新代表中非常激进的代表,与材料“对革命的向往和民主的渴求”“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相符,故C项正确。8.(2017浙江衢州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