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液.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五章 血液.ppt

第五章血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血液一、血液的组成1.红细胞erythrocyteRBC直径6.5—8.5um,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膜上有ABO抗原,决定血型。胞质中有血红蛋白(Hb),能与O2、CO2结合。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Hb男:120-160g/L女:110-150g/L贫血:RBC〈3.0*1012/LorHb〈100g/LWBC(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N50-70%,呈球形,核着色深,多为分叶状,一般为2-3叶。★核左移★核右移该细胞有变形运动、趋化运动、吞噬功能等。(3)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E0.5-3%,呈球形,核常为两叶,胞质内充满大小相等、分布均匀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该细胞能产生趋化运动,有吞噬能力,并且能分泌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等。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时,数量增多。(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granulocyteB0-1%,数量较少,细胞呈球形,核为分叶或S形,着色浅,胞质内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组胺、白三烯过敏反应(4)单核细胞monocyteM3-8%,体积最大,胞核多样呈肾形、马蹄形等,胞质弱嗜碱性。该细胞有活跃的变形运动、趋化运动、吞噬功能。(5)淋巴细胞lymphocyteL20-30%,胞体球形,大小不一,胞质较少,胞质嗜碱性。根据发生来源、形态特点和免疫功能不同可分为T、B、K、NK细胞。3.血小板bloodplateletPLT100-300*109/L,双凸小圆盘状,直径2-4um,无细胞核,有少量细胞器。功能:止血和凝血。★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三、造血组织(一)造血组织的发生红骨髓卵黄囊壁血岛→肝→脾→骨髓(第3周)(6周)(4—5月)黄骨髓图24红骨髓结构模式图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inductivemicroenvironment)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包括:骨髓神经成分、微血管系统、基质以及各类基质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成分。基质细胞是造血环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载脂细胞等。图26骨髓幼红细胞岛超微结构模式图(P吞噬体Ly溶酶体)2.血细胞发生(1)来源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2)发育阶段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血细胞发生的基本过程: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早、中、晚)→成熟→参加血循环→衰老死亡造血祖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且方向确定的干细胞。它们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CSF)作用下,分别分化为形态不同的各种血细胞。(3)变化规律①胞体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则由小变大;②胞核由大变小,红细胞的核最后消失,粒细胞的核由圆形逐渐变成杆状乃至分叶,但巨核细胞的核由小变大,呈分叶状,染色质由细疏变粗密。③胞质由少变多,胞质嗜碱性逐渐变弱,直至略显嗜酸性,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仍保持嗜碱性。④细胞分裂能力从有到无,但淋巴细胞仍保持很强的潜在分裂能力。作业:一、名词解释血清;网织红细胞;造血诱导微环境;多能干细胞。二、问答题1.简述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结构与功能。2.试述血液的组成【参考书目】1.邹仲之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张钦宽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成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3、胶原纤维1、巨噬细胞2、成纤维细胞3、胶原纤维4、弹性纤维1、浆细胞2、中性粒细胞1、肥大细胞2、细胞核3、异染颗粒外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内环骨板1、血小板2、单核细胞3、中性粒细胞1、血小板2、单核细胞3、淋巴细胞4、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