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滥竽充数》教案汇总《滥竽充数》教案汇总(通用14篇)《滥竽充数》教案汇总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3、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六个成语(指名读)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鱼目混珠亡羊补牢2、这些词语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这样的'词语。(板书:滥竽充数)(范读——齐读)3、这些成语寓言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谁知道?(指名说)4、《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结合上下文,读懂生词。(3)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3、交流汇报:(1)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点评)(2)文中你读懂了哪些词?(重点理解腮帮、俸禄等词语)(3)课文只有一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两部分吗?并说说理由。(指名说)(板书:齐宣王齐湣王)(4)谁能把两部分的意思分别说一下吗?(5)把两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三、品读故事感悟寓意1、过渡:同是南郭先生,为什么在齐宣王时,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齐湣王时,就只好逃走了?2、仔细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3、讨论交流:(1)出示“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你读出了什么?(强调“总是”“许多人”“一齐”)△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指名读——评议——齐读)(2)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混”字读出了什么?(3)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装?(练习说话)出示:“别人_____,他就_____。”△尽管南郭先生装得像模像样,但内心还是不平静。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害怕担心紧张得意)△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紧张害怕的,但他紧张也要装作不紧张,害怕也要装作不害怕,不会吹也要装作会吹。△同学们,由这个“装”你想到了哪些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南郭先生啊,你不会居然冒充会,这不是滥竽充数吗?△这样装着装着,居然没人发现,还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拿到俸禄后,南郭先生又会想什么?(4)南郭先生的运气会一直好下去吗?(5)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你读出了什么?(6)难怪听了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7)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从“只好”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不逃走行吗?此时的南郭先生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指导看图)△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用“只好”说一句话。(8)在逃跑的路上,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会怎么做?(9)同学们,学到这里,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10)的确,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才实学。这就是滥竽充数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真才实学)(11)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四、续编故事拓展延伸续编故事《南郭先生后传》附:板书设计:滥竽充数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爱讲排场装腔作势用人严格真才实学《滥竽充数》教案汇总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