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doc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整理版本整理版本.整理版本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本送检及报告流程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临床诊断: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三、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2.切口的裂开、脂肪液化不属医院感染,但若为继发感染则需列入医院感染。3.病人出现切口裂开、脂肪液化等情况进行分泌物涂片镜检局部分泌物涂片发现较多脓细胞者为感染,较多脂肪球而脓细胞不多者为脂肪液化。疑似切口感染病例,必须送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而且培养的同时必须进行分泌物的涂片检查。开放病灶和脓肿标本采样: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病灶表面的污染杂菌,用无菌拭子先蘸取少许生理盐水,然后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采集两份标本(一份培养一份革兰染色涂片)置无菌容器中送检。临床科室发现疑似切口感染病例对照左侧切口感染诊断标准疑似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必须取2份标本分泌物培养+分泌物涂片培养结果分泌物涂片进一步明确培养阴性培养阳性脓细胞多脂肪球较多脓细胞少分析是否与使用可单纯诊断切口抗菌药物或采样排除采样污染裂开、脂肪液化标本不正确有关结合临床诊断结合临床诊断确定发生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