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比大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标准的比大小.doc

基于标准的比大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大小》教案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题: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汪文淑/新密市实验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会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教材分析在第一单元饿学习准备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多少》这一内容,学生对同样多、多些和少些等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节主要是通过创设猴子分水果这一童话情景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感知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同时,认识“>”“<”和“=”三个数学符号,会用这几个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比多少”,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比较”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评价任务任务1: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大小的方法。任务2:同桌互说“>”“<”和“=”,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任务3:完成教材17页的1、2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讲故事激发兴趣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出示课件3只小猴子共进午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能够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会数几只猴分别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学生合作交流回答3=3,3>2、3<4、出示课件提问:猴子可喜欢吃桃子了,可它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小猴的只数与桃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同方法教学大于小于。识记“>”“<”和“=”的方法环节三巩固深化完成教材17页的“做一做“第一题。出示教材17页的第一题,引导学生完成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环节四全课总结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和“=”来表示。学生能说出“>”“<”和“=”附:学具准备水果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