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效课堂之我见赵丽颖(18733516092)中教一级河北省秦皇岛新世纪高级中学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西港镇归提寨西提到教学,人们一般想到的都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快嘴,一讲到底”,既让我们看到了教学中的辛苦,又道出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其实早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在《师说》中将老师准确的定义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道理、辅助学业、帮助解答疑问是人师之职,到了今天,这三项也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它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传递,老师的真正的任务是“授之以渔”。因此,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必须致力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素质教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在课时大幅度减少,但内容并没有减少的前提下,我们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这也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在充分互动中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口号贯彻落实。笔者认为,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提高认识,做好准备。所以笔者仅就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课后反思两个小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一、就学生而言,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了首要的话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与高效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上内容的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这就要求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老师讲的轻松自如,学生学的轻轻松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不会有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要激发学习兴趣,在高效课堂上不能局限于上课的形式。现在山东杜郞口模式和昌乐二中模式成为了很多学校争相学习的对象。不可否认,这两所学校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搬来一个杜郞口、搬来一个昌乐二中,而是充分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方法,不一定非得在教室几面墙都装上黑板,有学生上去书写某些问题,再找学生判个对号,也不一定非得让学生坐成“会议型”模式,即面对面,更不一定非得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大声的讨论。真正的高效课堂可以是热闹的,也可以是安静的;可以是小组合作的,也可以是个人归纳的;可以是老师讲、学生驳,也可以是学生提、学生议……等等。总之,形式不是目的,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才是重点。什么时候的学生是最有学习热情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学会了和还能再学会的时候。所以被动不如主动——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才是上策。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由”。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才能真正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提问——让学生唱主角”。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这样做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提问,学生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为其创设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做;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地回答出来,则充满了成就感;如果问的问题难住了同学甚至是老师,在全班引起大讨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三是使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分层次抽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重新认识自我:后进生开始起步,步入知识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奋进,努力提高自我;优秀生则更加优秀。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当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展示。二、就老师而言,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课堂下的老师应该转变很多,比如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师生关系的处理等等,这些问题很多专家与老师都一一阐述过,有很多好的观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笔者今天想谈的是对老师教学反思的要求。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时,觉得很完美,但是一下课,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课堂教学,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