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表征.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效课堂的表征.ppt

高效课堂的表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效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一)中美教育预言之失败(二)中国学生有什么问题?(三)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严重脱节美国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孩子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才举起右边的一只;幼儿园的孩子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孩子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孩子,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年中国排全球第33位;2006年中国排全球第54位。(二)中国学生有什么问题?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合理。首先,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差,这是最大的薄弱环节。其次,学生的能力结构严重畸形。实践能力差的表现:1、书呆子多,实干家少;2、君子动口不动手;3、胆小怕事,自信心差。学生能力结构严重畸形的最突出表现是1、重理轻文;2、学科发展不平衡,重数学、英语,轻基础学科;3、重知识轻能力;4、重文字学科,轻体音美。5、最突出的表现是想像力差。(三)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严重脱节1、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方向不一致。2、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要求与高考的统一考试自相矛盾,限制了人才发展的多样性。3、学生的发展模式单一,方向趋同,不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职业类别学历层次教育程度年度现今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大约为6%~7%,即多受一年教育,收入增长6%~7%。二、高效课堂的若干问题思考1、高效课堂的内涵。2、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提出。3、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4、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体现学习的高效率。5、高效课堂的运行机制。6、高效课堂之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表征: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所谓“高效”是指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投入教与学时间与智力利用上的高效率,单位时间内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建构上的高效果,教学结果上使全体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高效益。合作学习理论的提出:《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记》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帕克的“昆西教育改革”。杜威与布鲁纳思想。合作学习的行为表征:1、分组;2、分工;3、合作;4、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体现学习的高效率:第一、教学反馈实现了从“举手发言”为主到“代表发言”为主的转变;第二、学习动力从“外部激励”向“内部激励”的转变;第三、课堂结构从“知识逻辑型”向“认知逻辑型”的转变;第四、课堂评价由单一单向向多元立体转变;老师讲授知识点一学生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A、教育即解放B、教师即开发C、学生即创造D、教室即成长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5、高效课堂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