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_兼论常识_常理_常情_陈.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_兼论常识_常理_常情_陈.pdf

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_兼论常识_常理_常情_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府新论2009年第4期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兼论常识、常理、常情陈荣飞[摘要]贝卡里亚作为近代刑法学的开山鼻祖,其恢宏博大的刑法思想与刑法理论是构建于社会契约论与功利主义哲学观基础之上的。他在传承启蒙思想家们已有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基础之上,又赋予其新的蕴涵与价值,指出社会契约论的精髓在于民众的认同,民众又是基于功利主义哲学观即人性中所固有的趋利避害之特性来认同社会契约的。而民众这种趋利避害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常识、常理、常情。由此,刑法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必须符合常识、常理、常情。[关键词]贝卡里亚;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常识;常理;常情[中图分类号]D9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09)0412904意大利的切萨雷贝卡里亚(CesareBeccaria)之所以成用刑法。为享誉盛名的启蒙思想家与近代刑法学开山鼻祖,得归功一、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之一:社会契于其在1764年所发表的震撼世界的成名作论犯罪与刑约论罚。在这部名著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刑法原理、原则和刑法制度,其恢宏博大的刑法思想奠定了近代西方刑事立在西方哲学体系中,社会契约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法和刑法理论的基础,也对后世各国的刑法改革产生了重说,其产生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在以后的古罗马大而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任何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都和中世纪时期,社会契约论思想虽有所发展,但由于时代必然是建立在稳固而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贝卡里的局限性,使得该学说在政治生活和思想领域未能发挥其亚的刑法理论当然概莫例外。应有的作用。14世纪以后,在西方国家出现了轰轰烈烈宗通观论犯罪与刑罚,我们发现社会契约论和功利主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勃兴的局面,这种运义哲学观可谓是贯穿了其全部的刑法思想和理论的,在该动与思潮否定了宗教至高无上的权威,动摇了建立于宗教名著开篇致读者中,作者即明确指出:看来需要单独教义之上的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使得个人的主体意识得研究根据共同需要及功利加以表述或设想的纯人类协约的到张扬,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探寻国家政权产生的缘由及存产物。这种观点是每个教派和每个道德体系都必定会同意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应此机缘,社会契约论也被的;迫使最固执己见、最不信教的人也遵守促使人类过社引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及思想领域,用以重新确立国家政权会生活的那些原则。1由此可见,社会契约论和功利主义的权威和作为解释国家政权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基础。社会哲学观成就了贝卡里亚全部的刑法思想,构筑了其全部刑契约论经由霍布斯、洛克及卢梭等著名启蒙思想家们的倡法理论的基底。为正确解读贝卡里亚刑法思想的基本内涵导与发扬,在理论内涵上得以极大的丰富与发展。或许是及准确把握其刑法理论的精神实质,本文拟对其刑法思想由于以上思想家们对社会契约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阐释的哲学根基即社会契约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进行深度发掘,之缘故,使得人们在论述该理论时,往往仅提及他们的名以指引现今情况下我们应抱持何种态度来制定、理解与适字,而忽略其他一些思想家在对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完善上[收稿日期]20081113[作者简介]陈荣飞,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重庆401120129天府新论2009年第4期贝卡里亚刑法思想哲学根基探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认为,其中就有意大利启蒙思想理者5。因此,他认为国家权力源于每个人对自己自由的家、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他是首次将社会契约论运用让与,法律则是将自然状态中的人联合成社会的条件。而于刑法领域并加以发展与阐释的。要让法律具有此等功能、成为把单个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贝卡里亚看来,犯罪是对社会契约触犯,而刑罚必要纽带,那么它必须是立足于人们确认和默许的、权则是每个人让与的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社每个教派和每个道德体系都必定会同意的、最固执己会契约论思想构成了他刑法思想的基础。和其他社会契约见、最不信教的人也遵守促使人类过社会生活的那些原论者一样,对作为社会契约前提和逻辑起点的前社会状则,必须以不可磨灭的人类感情为基础,而这种人类态或称为自然状态,贝卡里亚也进行了描述,他认为的自然情感则是无数世纪和鲜血的成果,它们极为艰难在自然状态的前期人们是处于和睦共处的平和状态,而后地、缓慢地在人类心灵中形成,6即法律必须以人类的自由于人类本性败坏和没有明示制裁造成了离群索居然感情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