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概述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1].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洲概述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1].doc

非洲概述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1非洲概述(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通过对地形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分布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动物迁徙、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③学会用图、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2.过程与方法: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非洲的教学,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教学方式与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演示法、微课视频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科书、学案等教学设计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在非洲全面启动,我国与非洲各国有着很多合作。这不,乐迪又要出发去非洲了,不过它这次去非洲不是去送包裹,而是带着特殊的使命去执行国家给它的特殊任务:考察非洲。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乐迪一起去非洲,探索非洲的自然环境吧!二、新课讲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3.掌握非洲的气候分布及影响。4.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比较刚果河和尼罗河的水文特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根据学习大洲的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活动一:非洲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学生阅读书本P75图文,完成学案。每位同学完成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教师小结(略)(设计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过渡:乐迪去过欧洲送包裹,它发现欧洲的大陆轮廓和非洲的大陆轮廓有很大差异。活动二:非洲的地形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对比欧洲与非洲的轮廓特征,阅读书本P75图文,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每位同学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过渡:乐迪在非洲的地形图上发现非洲有好多高原,你们能帮它找找有哪些高原吗?学生活动:读非洲地形图,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每位同学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教师小结(略)(设计思路: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扫码学习非洲的气候微课过渡:乐迪除了看到震撼的裂谷,它还发现很多动物正往北迁徙。乐迪好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动物老是搬家?活动三:学生观看微课:非洲的气候观看微课和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每位同学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设计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提取信息、归纳知识的能力。)活动四:非洲的河流过渡:乐迪在非洲上空还看见了一些河流,你能在书本P75找出来吗?(学生回答略)学生活动:读书本P75图10.1和P77页图10.4比较刚果河、尼罗河水文特征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每位同学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过渡:乐迪有一个疑问: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为什么它的河水流量比刚果河还少呢?(书本P78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分析回答。(让学生通过阅读图,找出有关两河的水文特征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地图,总结问题的能力。)拓展迁移:北江的水文特征。师生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六、板书设计: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高原。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河流:刚果河、尼罗河教学反思:在非洲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地图、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成功的完成了非洲的教学。教学之后,我认真的进行了反思,总结这一节课的得失。一、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前几节课刚学过亚洲与欧洲的相关内容,以及总结亚洲地理位置等知识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非洲地图,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学生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只是在课件选图时,由于时间短暂,下载图片有些凌乱,清晰度有些欠缺,可能在教学时,牵扯部分学生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但从学生反映看,也影响不大,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影响,整体效果良好。二、注意知识的拓展。地理知识联系比较紧密。讲课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联系到本课之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注意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契机,把相关内容以不同方式介绍给学生。例如这节课再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