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补给类型判断.docx
上传人:13****1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MB 金币:2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补给类型判断.docx

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补给类型判断.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补给类型判断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1.陆地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地下水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地下水源自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和少量凝结水。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3.河流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4.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该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在我国,该类补给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其补给水量随流域降雨量变化而变化。5.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具有连续性和日变化的特点,以该类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变化,受气温影响大,也与流域内的积雪厚度、地形状况有关。6.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降水较少、气温较高的年份,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多;多阴雨天的年份,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7.大型湖泊,可以调蓄河流,起“削峰补枯”的作用,使河流径流过程趋于缓和。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水量较小,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8.地下水补给是河流较为稳定、均匀可靠的补给来源。在高中地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一、依据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判断1.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1)主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这些地区降水丰富且较为均匀,河流全年流量较大且稳定。(2)特点: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2.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区的河流(1)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2)特点: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雨季时,河流流量大增;旱季时,流量较小甚至可能出现断流。3.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河流(1)主要补给类型:可能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特点:在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会使河流形成春汛;夏季,雨水补给增加河流流量;在干旱地区,高山冰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增大。4.高山高原气候区的河流(1)主要补给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特点: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少,河流流量小甚至断流。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图示地区气候类型一河流补给类型。二、依据河流的水位变化判断1.雨水补给的河流(1)特点: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降水多的季节,河流水位高、流量大;降水少的季节,河流水位低、流量小。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1)特点: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水位快速上升;春汛过后,随着积雪融化减少,河流流量逐渐减小,水位下降。3.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1)特点: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下降。4.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1)特点:这两种补给较为稳定,对河流流量起到调节作用。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或地下水位时,河流补给湖泊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或地下水位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因此,在河流流量变化过程中,有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其流量变化相对较为平缓。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雨变化情况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三、依据河流所在的地理位置判断1.内流河(1)主要补给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山地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内流河大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的山地降水补给。地下水在河流的枯水期也能起到一定的补给作用。2.外流河(1)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外流河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河流根据气候、地形等条件,可能以不同的补给类型为主。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雨水补给形成的夏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