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两岸关系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两岸关系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岸关系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第課兩岸關係分治的歷史與現實兩岸關係的演變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所在大陸的對臺政策鄧小平的「一國兩制」主張江澤民的「八點看法」胡錦濤的「四點意見」及「反分裂國家法」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主要政策兩岸關係臺灣對大陸的重要政策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臺灣的政治社會經濟轉型政經體制的差異主權認定的爭議缺乏互信的基礎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臺灣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家統一綱領」的制定與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制定政府高層對處理兩岸關係的指示臺灣的大陸政策國際政治的影響現況展望軍事衝突時期和平對峙時期民間交流時期兩岸各自的政治社會經濟轉型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兩岸各項交流的現況與展望兩岸關係的演變分治的歷史與現實(一)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8年):1.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初期以反攻大陸為目標;中共則採取武力解放臺灣的策略。2.1960年代以後,兩岸的軍事衝突逐漸減少。(二)和平對峙時期(1979-1987年):1.自1970年代起,國際情勢產生變化,美蘇兩大強權改變對峙狀態。2.1979年中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及三通、四流的主張,以政治方式改善兩岸關係。3.我方政府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做為回應,並提出「三不」政策。(三)民間交流時期(1987年起迄今):1.1987年,我國宣布解除戒嚴,並開放民眾至大陸探親。2.1991年,臺灣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視中共政權為叛亂團體。3.時至今日,兩岸之間的交流,已擴大到學術、體育、文化等方面,貿易量逐年上升。目前兩岸關係的問題所在(一)政經體制的差異:1.大陸採行社會主義共產體制,直到鄧小平改採改革開放措施後才逐漸轉型。2.臺灣在民主政治、社會開放及國民經濟等方面,都有優越的表現。(二)主權認定的爭議:1.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對臺灣擁有主權,是兩岸最根本的衝突點。2.臺灣堅持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以「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及臺灣主體性來突顯主權觀念。(三)缺乏互信的基礎:1.兩岸曾透過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舉行兩次辜汪會議,達成某些事務性協議。2.千島湖事件、李登輝總統康乃爾之行、中共導彈演習,及《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導致兩岸關係惡化。3.近來大陸經濟好轉,中國對兩岸協商姿態拉高,協商溝通更窒礙難行。大陸的對臺政策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一個中國」原則(一)意義: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核心觀念: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三)達成手段:1.若出現下列三種情況之一時,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斷然措施──(1)若出現臺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大轉變。(2)若出現外國侵占臺灣。(3)若臺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2.利用民族主義情緒,抨擊「臺灣獨立」是中國統一的障礙。3.製造中共代表全中國的假象,不承認我國為政治實體,以使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消失。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主要政策(一)鄧小平的「一國兩制」主張:1.建政初期「血洗臺灣」、「解放臺灣」的恫嚇式策略。2.1979年提出「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3.1982年中共明確提出「一國兩制」的概念,以因應香港主權回歸,即「統一」之後,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和平手段解決政治爭端。4.以「和戰並用」的政策,迫使我國接受「一國兩制」,且進行「和平統一」的國際統戰。(二)江澤民的「八點看法」:1.1995年由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所提出。2.重申「一國兩制」,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三)胡錦濤的「四點意見」及「反分裂國家法」:1.2004年胡錦濤所提出,為現階段的中共對臺政策及工作的指導方針。2.其四點內容主要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爭取和平統一,寄望於臺灣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3.中共於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除將臺灣定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外,也反映對「反獨」的強硬立場。臺灣的大陸政策臺灣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臺灣主體性」臺灣對大陸的重要政策(一)終止動員戡亂時期:1.遷臺初期以「反共復國」的政策因應中共的統戰。2.1980年代起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回應統戰攻勢。3.1987年解除戒嚴後,制定較平和且具前瞻性的政策。4.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改以政治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