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试卷.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试卷.doc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秀屿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学校班级姓名座号成绩:等级: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bìkāiqǐtúyòuguīchǔnshìshātān()()()()()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森林面貌吨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结净,联一艰杂草也没有。()()()()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彻()拦()嘲()啄()返()砌()栏()潮()逐()板()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鱼()而出随心所()()想天开见()不救气()吁吁不折不()()不可及争先()后五、选词填空。(11分)温暖温和温存1、嘲鸫不是一种性格()的海鸟,它专门残害海龟。2、小海龟非常喜欢在()的阳光下到海滩上晒太阳。敏锐敏捷敏感3、蝙蝠是一种行动()的动物,都有一双()的眼睛。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4、()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灵巧地自由飞行。5、我们()发现有破坏森林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居然果然必然突然当然1、.数学考试小明得了满分,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2、你说得不错,小三峡的风光()名不虚传。3、他的语文一直较差,没想到,这次()考了95分。4、老师吩咐的事,我()照办。5、课堂上,()飞来一只小鸟吸引了同学的目光。六、判断对错。(5分)1.“我好像听见有人来了,可开门一年没人。”这是一个比喻句。()2.“蛾”“碍”这两个字都没有声母。()3.“满山的枫叶犹如燃烧的火焰”这是个比喻句。()4.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就是仿生学。()5.《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七、依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6分)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改为陈述句)2、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修改病句)3、海岛上有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的太平洋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修改病句)八、根据提供的语句组成四句谚语,然后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谚语(4分+2分)风雨不久到冬雾雪鸡迟宿晒谷不用翻春雾风天上鱼鳞斑晚霞行千里鸭欢叫秋雾阴朝霞不出门夏雾雨2、4、课外:九、口语交际(4分)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呢?请你写一写。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6分)(一)“响尾蛇”导弹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物体都放射红外线。“响尾蛇”导弹就是把根据响尾蛇“热眼”的原理制成的“人造热眼”装在导弹上。当导弹从飞机上发射以后,“人造热眼”就紧盯着高温目标──敌机的喷火口,导弹就直朝敌机冲去,跟踪追击,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使敌机“粉身碎骨”。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特殊()根据()击中()跟踪()目标()2、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面说法对不对,对的在()内打“√”,错在()内打“×”。(1)响尾蛇在黑夜能准确无语地捕捉小动物,用的是它锐利的双眼。()(2)“响尾蛇”导弹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敌机,是因为它速度比敌机快。()3、根据短文填空。响尾蛇利用(),能准确地看见并捕捉到()。而“响尾蛇”导弹安装(),也能紧盯并击中()。4、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于是有了许多发明创造。请你把科学家的发明与相关的动植物用线连起来。巴茅草飞机鱼日光灯蜻蜓雷达蝙蝠潜水艇荧火虫锯子小朋友,放飞想象,你以为从()身上得到启示,可以发明()。(二)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的似的。蜘蛛不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