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数的运算复习整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题数的运算复习整理.doc

课题数的运算复习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该要求学生算得准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据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具有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四个品质。所谓合理,是指计算简捷可行、有理有据。这是思维深刻性的表现。而所谓灵活,其主要特征是,能够自如地应用各种知识从不同的起点出发,按照不同的思路,用多种方法或选一种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实际上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因而,我们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灵活性,不仅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选择计算方法的合理与灵活,源于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也离不开纯熟的基本口算技巧和一定的计算经验。比如,计算:73÷2310+74×2.3从感知算式到实施简捷算法的决策,其大致的思维过程是:联想起除可以转化为乘发现联系联想到逆用分配律运用口算231010232.3提取出相同因数2.3可见,如果不谙熟分数、小数的互化,不通晓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不善于变通,那就很难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从头脑中存储的各种算法中迅即作出合理的选择。那么,怎样才能使计算法则、运算性质等内容更有利于变通、有利于灵活引用呢?应该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将“以理驭法”贯穿于整个计算教学中。变换、优化思想,“凑整化”“拆整化”“变整化”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计算“125×16”时,是通过把16经过变换,转化成8和2的积,再把125与8相乘结合凑整,从而达到优化的数学思想。(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感知算式改造条件选择算法实施计算2学生到高年级了,计算教学的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学生中存在这么几种情况:1、厌恶计算,因为计算已经不光是整数范围的了,多了小数、分数……;2、能坚持做计算,但是发现不了简算的“苗头”……;最关键的是,不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有的时候甚至发现不了。(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觉得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应该是普遍掌握了,问题可能较多集中在乘、除法的计算中,所以本课复习重点在于乘、除法的算理沟通。而合理选择算法(简算)尤其是个弱点,也即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的算法,学生头脑中并不能迅即地作出合理选择,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不谙熟分数、小数的互化,不通晓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不善于变通。为此,我做了一个前测,通过前测觉得和自己预测的差不多。学生前测:1、问卷调查:(一个班32人)2、调查目的:了解学生计算的现状,以便有针对地进行计算的复习。3、题目及结果分析:如下题目正确率典型错例1)1-(43121)×3290.63人错,都是因为计算错误。因为数据计算比较方便,很少有人利用乘法分配律打开括号。2)83×1.685×1.693.752人错。1人是因为没有采用简算,计算过程算错。另一人是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时,书写错误。3)13.5-53-52100全都正确。但是有一个学生没有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4)41×41÷41×4193.752人错。错在受数据跟运算符号的诱惑。(41×41÷41×41161÷1611)5)6.25÷0.125×893.752人错。错在受数据跟运算符号的诱惑。6.25÷0.125×86.25÷16.256)375-375÷2596.91人错。错在受数据跟运算符号的诱惑。375-375÷250÷2504、前测结果分析:通过对一个班32人进行前测,了解到学生100地掌握了运算定律,基本题计算能力尚可,但是也有算错、抄错等情况,可见习惯不是很好;面对变式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易受特3殊数或有特点数的干扰而出错,可见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这点还不是很好。总的来说在运算能力的4点中,正确、迅速尚可,但合理、灵活还有待提高。5、采取措施:针对学生易受到特殊数的干扰,易把原来题目改变了运算顺序的情况,我认为要强调运算顺序,针对错误,针对容易上当、混淆的计算题,要做类比练习(例:41×41÷41×41375—375÷25)要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要求,学会正确的利用数的特征的方法进行简算,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简算的水平,培养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纠错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切实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通过学习与交流,复习整理运算律、运算性质;引导学生根据运算律、运算性质,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合理、灵活的进行相关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3、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意识,在学习中体会计算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教学环节具体目标学生情况预测①1×2③1.2×54⑤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