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赞可夫认为,首先,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次,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也就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基于此,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2.布鲁纳的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学习者通过把新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他赞同行为主义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但他认为启发学生自我强化更为重要。同时,他还认为要让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并按照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学习。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前苏联巴班斯基引进系统论方法,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能最优地处理问题,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着力于研究在特定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条件下,教学过程各种成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最佳组合,追求教学的整体功能和效益。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他们把观察分析重点放在行为变化上,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而输出是输入刺激的一种反应。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等。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令人不满意的反应予以补救或否定来纠正其反应;学生的任务则是做出反应,接受和消化知识。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比如,教师为了让其他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而表扬一些认真听讲的学生,从而激励认真听讲的学生继续保持,而使那些不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为了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而表现好起来。在教学软件的开发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计算机不仅可以提供重复的适当刺激和及时的反馈刺激,而且可以提供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刺激,改善学生的行为,达到教学目标。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关心学生的自尊和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焦点,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和教学时间。教师被看作是促进者角色,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要创建合适氛围,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把学生的创造和自我实现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取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2)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对学生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独立体的任何思想与感情,都应予以认可,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3)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移情性地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性作出评价和批评。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过分否定教师的作用,这是不太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