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信”是动力德耀中学丁雪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让自信帮助某某学生走出“学困”阴影的转化个案和体会。一、存在问题:去年我担任七年级的英语科教学,小刚是七年级四班的一名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虽然感觉他上课在听,但几次考试的成绩都很不理想,在30分左右。经过了解,发现他原来对学习不感兴趣,以前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二、原因分析与诊断:1、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忙于生计,没有能力和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2、来自社会不良风气和来自个别教师的莫不关心,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造成了他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使他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自尊心特别强的他,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产生了一种挫折感、自卑感。3、学习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造成恶性循环。性格外向,平时与伙伴接触多,贪玩好耍、调皮,难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根据以上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的学习困难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父母一直没有寄予他多大的希望,在学校又缺乏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他自己也没有了赶上去的决心和勇气。三、帮教转化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因为他毕竟是智力正常的学生。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是培养其自信心的基础。首先我解除他的心理压力,教会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其“闪光点”。在教学中我又注意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的自信心,发掘他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小刚同学,早先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他,所以对他的屡屡教育都无济于事。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给他树立榜样,随时给他以帮助。我则时时给他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他,给他树立自信,鼓励他再接再厉。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不但给他开“小灶”,还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竞赛,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抓住了课堂,老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他进步了,终于可以抬起头来走路了,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四、个案指导的成效: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明显减少。家长反映,在家里也听话多了。自己能自觉地复习功课,考好每次考试。该生在每次考试中都有进步,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从280多分,上升到423分;名次由200多名进步到了132名。也能主动和家长交流。五、体会“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弱点,树立信心。2、抓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树立榜样,增强自信心。4、制造宽松愉快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5、运用激励手段,强化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