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ppt

我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刑法第40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第41条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不能外出经商。若原单位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安排其工作的,在不影响监督考察的情况下,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自谋生计;家在农村的,亦可就地从事或承包一些农副业生产。二、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它是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间的主刑。适用对象是那些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短期关押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要达一年。第43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第44条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三、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在刑罚体系中占有中心位置。由于其刑期幅度大,这就为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依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比较灵活地确定刑期的长短提供了条件。因此,凡是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了法定刑的,都规定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数罪并罚可达二十年。第46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第47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四、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对于那些罪行严重,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但又不必判处死刑,而判处有期徒刑又不足以打击的犯罪分子,对其适用无期徒刑是必要的。有了无期徒刑,可以减少死刑册适用,有利于贯彻少杀政策,可以有效地遏制某些重大犯罪,填补有期徒刑与死刑之间注空隙,完善刑法体系。刑法将无期徒刑规定为法定刑的主要有两种情况:1.凡规定有死刑的条文都把无期徒刑规定进去作为选择适用的刑罚。2.当规定有期徒刑的最高限仍不足以惩治这种犯罪时,把无期徒刑规定进去作为最高刑。刑法的这种规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如果能接受改造,改恶从善,还有减刑和假释的机会。我国监狱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五、死刑(一)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死刑,指剥夺犯罪人生命权利的刑罚方法。它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我国刑事政策历来强调不废除死刑,但坚持少杀.严禁滥杀.防止错杀。1、适用的对象: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1)“罪大恶极”,依法规定。(2)“犯罪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执行的方法(1)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2)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即‘死缓’)死缓适用的条件及处理:A、适用的条件:依法罪该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这主要是指:民愤不是极大的;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主犯中的非首要分子;被害人有明显过错的激情犯;罪犯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以及其他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况等。B、对死缓犯的处理:a二年期间(死缓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没有故意犯罪,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b二年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期限满后减为15—20年有期徒刑;(从死缓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c二年期间又故意犯罪,由最高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3年以上10年以下。3、核准的程序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4、刑法对死刑的适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1)适用范围的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从总体上在法定情节上对死刑的适用作了限制,在刑法分则中对可以适用死刑的犯罪均作了明文规定,凡是没有明文规定的,都不得适用死刑。(2)犯罪主体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死刑缓期执行。(3)死刑核准程序注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4)执行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以控制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