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异型罐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设计(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真空异型罐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设计(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真空异型罐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设计(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真空异型罐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设计(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异型罐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设计姓名:欧阳永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食品工程指导教师:王海鸥;张永同20210801第三章:真窀异型罐卷封机基本机槭镕构设计幽3一H立轴传动俯视幽Fjg3一14topv1…fvenlcaIt舢mlsslondevjce图3一15F传动正视图Ⅱ南大学Ⅻ士论文Fig3-I5PrlmawvIewofndhert㈣misslondevice幽3一16F传动俯视蚓Flg3一】6topvl啪fthenemerⅡ虮smlsslond洲e(4托底拨罐机构:拨罐星轮可以带动预封好的罐头进入封罐腔内,托底装置逐渐将罐头顶起平封口机头位置。采用六开花星轮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完成拨罐动作,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封罐腔体内的南封状态从而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具体工作原理(如图3一】7所示是:待封罐体由l号位被推进第一个开花槽口内并随着星轮的旋转进入到封口腔内,由于星轮除了开花槽口,其它部分都是紧贴腔壁,因而保证了整个腔体内的密封:当待封罐转动到4号位时,托底项杆将会把罐头提升到卷封机头位置,卷封机头将会完成两道卷封,封号的罐头将会随着星轮的转动,进入6号位.到达该位置时,滑块将会自动将罐头推出丌花槽门,完成整个卷封过程。第三章:真空异型罐卷封机基本机槭#构设计1号位瘥幽3一17拨罐托底装置Fk3一17hd—dnserd“ice位江南大学硕士论文(5卷封机构:对进入卷封位置的罐头进行卷封(具体见3.4.2封口原理;3.4异型罐封口车共轭卷封凸轮的曲线研究和计算3.4.1研究目的不同的共轭凸轮模具将决定不同的封卷曲线,因此要对不同形状的罐头进行封口,就必须开发出不同的凸轮模具,通过对共轭卷封凸轮曲线的研究和计算,设计和加工符合不同罐型的共轭凸轮,将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可以大大降低投资和提高生产的机动性。3.4.2封口原理根据机构情况,由图3—18进行说明。卷封机构通过4个构件来完成一次卷封动作,其中:构件l有3个活动中心C、D、E,构件2有3个活动中心分别为A、B、C,构件3是一个进给凸轮,构件1的运动中心D和构件2的运动中心B的运动轨迹由进给凸轮限制,D和A分别按照下图中的圆形轨迹Q和W进行运动。构件4是共轭凸轮,也就是我们需要计算的目标件。构件l上的滚轮5紧贴凸轮6运动,构件1上的另一个活动中心D被构件4限制沿着轨迹Q进行运动,E点和D点的运动就决定了C点运动轨迹;构件2与构件1在C点联接,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活动中心C,构件2上的另一个另一个活动中心B被构件4限制沿着轨迹W进行运动,C点和B点的运动就决定了构件2的运动,也就决定了A的运动轨迹,间接地,共轭凸轮的轨迹就决定了构件2上卷边滚轮的运动轨迹。因此要很好地完成封卷动作,就需要有合适的共轭凸轮轨迹。第三章真空异型罐卷封机基本机械结构设计《轮3.4.3共轭凸轮曲线形成原理图3一18卷封原理图Fi∞一18pnnclpleofseaIi“g卷边辊轮的运动规律完全由凸轮轮廓线的形状决定,反之,给定卷边辊轮的运动规律.就可以反过来求得凸轮轮廓线。(1卷边辊轮3的中心运动轨迹s是罐形扩大的相似形,其扩大值即卷边辊轮3之半径。(2封罐机构中心2的B点运动轨迹w。2号部件的c点位置经确定.就可固定不变,三个中心组成个三角形,其中A、B分别沿s、w轨迹进行运动,c点位置随A、B运动而发生变化。从结构E可以看出,l弓部件c点与2号部什c点是重合的,1号部件D点即进给辊轮4的巾心运动轨迹为Q。Q是第二道进给凸轮6的最大半径和辊轮4的半径的代数和所组成的圆。1号部件D点位置既然已经确定,E点(即凸轮辊轮5的中心也就确定了。(3以同样的方法,随着在s上各点A的值可以求出相应的E点值,即辊轮5的中心运动轨迹P。(4以P为『兀l轮辊轮5的中心的运动轨迹,凸轮辊轮的一系列位簧的内公切线即可以求出凸轮7的轮廓线。江南大学硕士论文3.4.4参数的确定(1封罐机构的参数R封=107.5(封罐机构回转中心与转盘中心的距离R进=102.1(第二道进给辊轮4的中心与转盘中心的距离,即第二道进给进给凸轮6的最大半径加第二道进给辊轮4的半径。BC=40(部件2的BC点中心距离AB=100(部件2的AB点中心距AC(部件2AC点的中心距设计凸轮轮廓线时需要确定。CE=50(部件1的CE中心距cD=90(部件l的cD中心距ED=128.5(部件1的ED中心距r封=29.74(件号4的第二道封罐辊轮半径r凸=3l(凸轮辊轮5的半径3.4.5凸轮轮廓线的作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