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清华大学生态建筑概论第三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课件】清华大学生态建筑概论第三讲.doc

【大学课件】清华大学生态建筑概论第三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讲乡村类型和城市类型倾向的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一)纲要3.1引言3.2乡村类型倾向的注重生态的设计理论和实践3.3城市类型倾向的注重生态的设计理论与实践3.4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生态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3.5小结引言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另外一种是城市类型的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ZHUSHI1: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划分的两种倾向是指对注重生态的建筑有着较大影响的主要类型,不可能也不敢奢望将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实践全部网入这一框架中,而且这只是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划分的借鉴对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而言,他们恰恰分别代表了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发展演变初期的两种倾向,与注重生态??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乡村类型与城市类型的划分借鉴了吉奥格·西默尔的定义:根据对感官信息的处理方式的不同,他将人分为两种类型:乡村类型和城市类型。ZHUSHI2:SimmelG.Themetropolisandmentallife.In:WolfK.H.eds.TheSociologyofSimmel1950.London:Collier-McMillan,1950.。按照勃罗德彭特的划分,两种类型的代表是所谓的"生态学家"和"未来主义者"。ZHUSHI3:G·勃罗德彭特.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第450~454页如果从二者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分析,乡村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与所谓的"生态决定论"的观点存在着某些一致的地方,城市类型的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与所谓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亦是如此。城市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开始的出发点是对"未来所持有的乐观态度",而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设计开始的出发点是对"未来所持有的悲观态度"。乡村类型倾向的注重生态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背景分析受60年代以来绿色运动影响的注重生态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背景分析乡村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萌芽阶段受到"生态终结论"影响,而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采取一种"完全保护"的态度。ZHUSHI4: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士认为不经改进的原始的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完美地体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应该指出,这是一种绝对自然保护的观点,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并没有占据"乡村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主流。SchttichC.Thoughtsonecologicalbuildings.A+U,1997,5:19~21."生态终结论"的观点号召"回到自然界",号召"稳定"地球上的科学和技术。他们的理???同人类对自然界、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主动性有"极限"、有"限度"的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主要受到以罗马俱乐部的名义出版的一些著作中所一贯倡导的"极限"和"限度"思想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乡村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受到生态学家、生物学家和一些哲学家的影响,因此表现为重视理论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理解建筑设计,因而对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表现为提出各种宏观、笼统的设计策略和原则,令建筑师难以把握,无所适从。受60年代以来绿色运动影响的注重生态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未来能源的关注使得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发生了巨大的兴趣:像太阳能、风能、水利以及对???植物产生的废物的利用。60年代初期,大多数太阳能建筑只是实验性建筑,只有少数应用太阳能的先驱者设计和使用太阳能建筑,鲍罗·索勒里是其中之一。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Arcology)最早将生态学同建筑学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力图用新的符合生态原则的城市模式取代现有模式:设计一种高度综合、集中式的三维尺度的城市,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消除因城市无限水平扩张而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的负面影响。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60年代,索勒里发现依据"能源廉价"这一陈腐概念设计的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导致城市中产生大量的污染和浪费。他认为城市应设计得同自然界一样节俭、高效。他还注意到一种进化的趋势:在自然界,越来越复杂化的有机体,占有的空??却越来越少。随着有机体复杂性的增加,它会变成一个更为内向爆裂或缩微的系统。不管形状、形式如何,索勒里和他的学生们认为城市必须遵循这种有机的复杂性-缩微化的程序,以便构造出可变的、活跃的容器,容纳人们的生活,达到使人类社会、文化和精神等持续进化的目的。在这种认识启发下,索勒里设计了容纳170,000人生活的城市原型,居住区域布置在结构的表皮,这样每个家庭都能既面对城市外部的自然景观,又能面对城市本身。1969年,索勒里首次详细阐述了城市生态学(Ar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