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第三章经营者的责任第四章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第五章消费纠纷仲裁第六章时效与处理程序第七章罚则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社会监督,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消费者,是指购买商品用于生活消费和有偿接受生活服务的个人或者单位。第三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生活用品生产、销售和生活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及消费者,均适用本条例。第四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工商、物价、标准、计量、商检、医药、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实施本条例。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的经营者的管理、检查和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第五条消费者享有下列权利:(一)了解所购商品和接受生活服务和质量、价格、计量和耐用消费品的性能、用途、保修等情况,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药品、含药化妆品和其他涉及人身安全的日用工业品,有权索要保修单,要求提供说明;(二)购买商品和接受生活服务,有权获得质量、价格、计量、卫生、安全等保障;(三)自由选择商品和接受生活服务,有权拒绝购买搭配的商品;(四)因商品、服务质量低劣而遭受损害,有权要求责任方修理、重作、更换、退货或者赔偿经济损失;(五)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责任方拒绝承担责任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六条消费者承担下列义务:(一)讲究文明礼貌,尊重售货、服务人员的劳动;(二)遵守营业场所的秩序;(三)选购商品时爱护商品;(四)投诉必须符合事实,并提供购物凭证及有关证据。第三章经营者的责任第七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生产、销售的商品,凡有法定质量标准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符合质量标准,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必须在产品或者包装物上作出标记,降价销售;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准销售。(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准生产,已经过期失效的商品不准销售。(三)法规、规章规定必须进行质量检验而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不准销售。(四)生产、销售按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附有使用说明书或者标签(标明厂名、厂址、出厂日期、有效期限、保质期限)的商品,无使用说明书或者标签的,不准销售。(五)生产、销售的食品,包装食品的材料,饮食业的用具、餐具,必须符合法规、规章规定的卫生标准;不准销售腐烂变质的食品。(六)生产、销售的商品,必须货真量足,不准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劣充优、短尺少秤。商店、集市应当设置公平秤、公平尺。(七)不准用搭配或者欺骗手段销售商品。(八)国家规定或者双方约定实行包修、包换、包退、重作的商品,必须按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重作。(九)因商品质量低劣、数量不足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的由销售者赔偿;如果属于生产者的责任由销售者向生产者索赔。(十)提供生活服务必须符合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质量标准。(十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生活服务,必须明码标价,执行国家规定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不准擅自提价,变相涨价或者多收费用。(十二)法规、规章规定禁止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不准印刷、录制、销售。(十三)广告不准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十四)售货、服务人员应当文明服务,礼貌待客,遵守职业道德。第八条经营者必须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和消费者的监督。第四章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第九条消费者发现经营者有违法经营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检举、揭发和控告。第十条消费者协会(委员会)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指导消费的社会团体,在人民政府指导下,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社会监督。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履行下列职责:(一)受理消费者的投诉,调查投诉事件,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纠纷,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或者支持消费者向消费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协助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检查监督商品、服务的质量、价格,查处生产、销售假冒商品、劣质商品的行为;(三)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向经营者反馈商品、服务质量信息,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反映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四)参加评选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活动;(五)支持消费者或者接受消费者的委托,对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一条新闻舆论机构应当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压制新闻舆论机构关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真实报道。第五章消费纠纷仲裁第十二条省、市、县可以设立消费纠纷仲裁委员会,受理本辖区的消费纠纷事件,依据事实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