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高考全案 人教版数学(课件):3-1.ppt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新高考全案 人教版数学(课件):3-1.ppt

2012新高考全案人教版数学(课件):3-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式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5.不等式选讲(理科选考)(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①|a+b|≤|a|+|b|;②|a-b|≤|a-c|+|c-b|;(2)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b|≤c,|ax+b|≥c,|x-c|+|x-b|≤a(3)会用不等式①和②证明一些简单问题.能够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的极值.(4)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缩放法.不等式知识在必修部分较少,而且广东省高考较少单独考察不等式知识,但都有把不等式知识和函数、方程、数列、三角、解析几何以及实际应用问题等知识综合起来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有不等式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以及简单的指数、对数不等式),不等式性质的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线性规划问题等;与不等式有关大试题约占全卷的10%左右.2010年广东卷第19题是一道线性规划题.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将两个数学表达式连接起来,所得的式子叫不等式.2.实数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a>b⇔;(2)传递性:a>b,b>c⇒;(3)可加性:a>b⇒;(4)不等式加法:a>b,c>d⇒;(5)可乘性:①a>b,c>0⇒;②a>b,c<0⇒;(6)不等式乘法:a>b>0,c>d>0⇒;(7)不等式乘方:a>b>0⇒(n∈N,n>1);2.(2009·四川卷文)已知a,b,c,d为实数,且c>d.则“a>b”是“a-c>b-d”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显然,充分性不成立.又,若a-c>b-d和c>d都成立,则同向不等式相加得a>b即由“a-c>b-d”⇒“a>b”[答案]B[答案](3)(4)[点评与警示]对判断不等式对错的题目,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是关键,有时需要对条件与结论进行等价变形后,方可作出判断.[点评与警示]1.作差法来比较两式的大小,采用步骤是:作差—整理—判断符号—得出结论.整理时一般是整理为因式相乘的形式,或是完全平方式.常用到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分类讨论法.2.作商法来比较两式的大小,采用步骤是:作商、整理、判定与1的关系,得出结论.整理时,除用到因式分解法、配方等方法外,还注意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图象.甲、乙两人同去一家粮食销售部买了两次粮食,两次粮食价格不同,两人的购粮方式也不同,其中,甲每次买1000kg,乙每次买1000元,谁的购粮方式更合算?[点评与警示]关键在于理解“购粮方式是否合算取决于粮食单价”,建立不等式数学模型求解.在例题中粮食价格都在大于1元/kg,而且在上涨,甲两次购买粮食的方式为:先买1000kg,再买1000元;乙两次购买粮食的方式为:先买1000元,再买1000kg;则谁的购粮方式更合算?1.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任意两实数a、b有a-b>0⇔a>b,a-b=0⇔a=b,a-b<0⇔a<b,这是比较两数(式)大小的理论根据,也是学习不等式的基石.2.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不等式问题,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如性质(4)、(5)、(6)中要求乘数大于0,性质(5)、(6)中还要求n∈N且n>1.3.比较数(式)大小,一般用(1)作差法,具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比较)→结论.关键是判断差的正负,常用配方、因式分解、有理化等方法;(2)作商法,具体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比较)→结论,注意分母的符号.4.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一般可用不等式性质、函数性质、基本不等式进行推理,也可以利用特殊值法对命题进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