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传者:河南农业大学@神州华胄PAGE\*MERGEFORMAT3蛋白质7、盐溶:盐溶是指低浓度时中性盐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8、盐析:是指高浓度溶液时有些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9、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10、蛋白质复性:是指当变性因素除去后,变性蛋白质又可以重新恢复到天然构象的现象11、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如果条件发生改变,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12、增色效应:当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吸收显著增强13、减色效应:当变性的核酸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原有的性质时,紫外吸收的强度又可恢复到原有的水平14、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15、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16、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体中不对称碳原子上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布。构型的转变伴随着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17.构象:指有机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14.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也称为静电键或盐键。16.疏水键: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18、范德华力:中性原子之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弱的分子间的力。19.凝胶电泳:以凝胶为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等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20.层析: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开的技术。核酸1.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2.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3.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
C(或C
G)和A
T(或T
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4.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5.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6.核酸的变性、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7.退火: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8.噬菌体: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9.DNA的熔解温度(T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10.分子杂交: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11.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酶1、米氏常数: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时底物的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2、底物专一性: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3、寡聚酶: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4、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5、不可逆抑制:这类抑制剂通常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基团结合而使酶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活性。6、可逆抑制:这类抑制剂与酶蛋白结合时是可逆的,可用透析法除去抑制剂,恢复酶的活性。7、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位点,阻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而抑制反应的发生。8、非竞争性抑制:酶可同时和底物及抑制剂结合,两者不存在竞争关系,但结合上抑制剂后不能产生产物。9、诱导酶: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产生的酶。12.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称为单体酶,它们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13.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激活剂,其中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14.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使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15.变构酶:或称别构酶,是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的构象变化的调节。17.诱导酶:是指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增高,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底物的类似物或底物本身。18.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