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顾宝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顾宝林.doc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顾宝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不抵抗的错误方针,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三、教学方法1、主要运用问题推进教学法以问题的不断提出来引发学生动脑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促使问题解决。这是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在问题的设立上注重小而巧,尤其注重设问的层次性,面向全体同学,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同学的思维积极性。2、辅助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从启发、点拨、诱导的启发方式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寻找答案、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中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齐唱。教师提出歌中唱的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件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谈听完这首歌后的感想。然后教师补充导入新课(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让我们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2、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大屏幕熟悉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3、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对照课本自主学习,先全面快速阅读教材。(向学生提出要求---动脑思考、动笔勾画批注、看看主要讲了哪些问题、哪些事件?并且把疑难标注出来。(1—2分钟)(2)、教师根据全面阅读情况提问,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本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你勾画了哪些重点?标注了什么疑难?)(3)、学生自主重点阅读(有针对性地对照学案中的4个问题自学课本,答案直接在书上勾画出来,不需写在学案上。把问题标注在书上,要注意大字和小字的结合、图片和文字的结合。)(4—5分钟)(4)、通过自主学习已经基本完成了学案中的基础,在预习中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互助解决。小组内同桌相互帮助解决。(这时要求同位互动起来)有没有同位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众提出来,如果有,让学生帮助解决。(5)、如果没有问题了,学生背诵巩固5分钟。(6)、学生默写一部分的1、4题;二部分的2、3题。写完后同桌间检查。(7)、=1\*GB3①在小组内两人互查剩余问题,小组长随时做好背诵情况统计。②同时展开小组长交换查,统一要求,前后两个相邻小组的组长互换抽查对应小组的同学(抽查2—3个问题)(8)、师了解各组完成情况,没完成的课后小组长再跟踪查,师再面向全班抽查2个问题。师抽查一名:(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方针是?结果?)然后教师要表扬鼓励: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你的课堂效率很高。师抽查第二名:(西安事变的结果和这一结果的意义?)师表扬鼓励:你的记忆也很快,希望你们小组在本节课中表现突出,全组同学都有出色表现。(9)、接下来给学生一段质疑的时间,(1分钟)自学问题发现时间,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层钻研教材,发现疑难困惑,提出来共同解决。(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小组讨论1分钟)如果学生有疑问,提出后要让其他同学解答,并鼓励同学为其点评。师点评:这个问题提的有深度,回答的也透彻,自主学习仔细、善于发现问题,注重了对知识的总结。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教师要预设好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如:九一八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共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十年内战时哪10年?1927---1937年)4、合作探究(6——8分钟)(1)、照学案熟悉问题,找学生读题,熟悉题目。(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捉住了蒋介石,请你围绕杀蒋和放蒋两种不同的做法展开讨论,你同意哪种做法?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