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doc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主题一:品格的试金石1、老实与信任之间教学目标: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二、阅读与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课文,再展开议论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成心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成心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三、小组讨论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一颗棋子?的故事。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四、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五、教师总结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2、诚信的回报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教学准备: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教学活动:一、导入1、教师朗读教科书的课文。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二、案例分析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三、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四、教师总结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刚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3、布置家庭作业。3、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教学准备: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学活动:一、导入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二、阅读与讨论1、教师朗读教科书上方的课文。说明: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拟特殊的事情。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三、阅读与思考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四、教师总结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与诚信“签约〞(一)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二)教师准备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缺乏。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