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女性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中国女性自觉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20-1940年代,争取妇女与男性平等的人格权利,侧重于“女权”抗争。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挣扎,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二、20世界90年代,从男权话语的宏大叙事中转向女性的性别意识与内心世界,倾向于“女性”体认。一、1920-1940年代,争取妇女与男性平等的人格权利。侧重于“女权”抗争。鲁迅: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等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早期的女权主义政治斗争集中于争取为妇女赢得基本权利和使她们获得男人已经获得的完整主体。女性文学主要包含妇女争取平等独立和人格尊严的启蒙主义内容,没有从整体的人本主义思潮中独立出来。冰心、冯沅君、庐隐、丁玲、萧红、张爱玲;莎菲与凌吉士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我能告诉人吗,我是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在望着那惹人的两个小东西。孔庆东:莎菲的灵与肉的冲突比《沉沦》的主人公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是一个拥有自有选择的权利却失去了选择对象和选择意义的时代寓言。《沙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女人气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体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懦弱,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堕落。第4章刑罚的日子春天到了,自然万物都在生育新的生命。五姑姑的姐姐难产,生了一个死孩子。金枝早产生了一个小金枝。麻面婆一边骂二里半一边又生了一个孩子。李二婶子难产死了。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挣扎,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80年代早期有些女作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方式,只是属于整个人道主义话语的一部分。戴厚英《人啊,人》、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人到中年》80年代中后期,一批作家直面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困境:1、揭示男权社会对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生命意识的压抑。张欣欣《在同一地平线上》;王安忆“三恋”2、揭示男性世界的虚伪、自私、丑陋、孱弱。张洁《方舟》《无字》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得与男性一样去竞争,可在家庭生活中,她们依然得按照过去的一套旧女性的生存方式去行事,否则她们将会被视为一个不称职的女人或是一个坏女人。张欣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你啊,看重我的奋斗,又以女性的标准来要求我,可要不是我像男子汉一样的自强的精神,怎么会认识你,和你走了同一段路呢?”张洁《方舟》:“你要事业,你就得失去做女人的许多乐趣。你要享受做女人的乐趣,你就别要事业。”戴锦华:“‘享受做女人的乐趣’就意味着以丈夫为轴心,意味着女为悦己者容,意味着温柔、美丽顺从。于是,它与事业、拼搏、竞争当然不相见容。”张洁《方舟》“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做一个女人真难”。梁倩因门第原因被白复山利用,成了满足男子的虚荣的手段;曹荆华被当作生儿育女的工具;柳泉仅仅是丈夫泄欲的对象。“妇女不是性,而是人”。张洁《无字》:通过墨荷、叶莲子(顾秋水)、吴为(胡秉寰)、禅月一个家族四代女人的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的风云际会,在历史的变幻中,把隐匿在男性世界的种种卑劣与丑陋,无情地撕破给人看,故意让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现出丑恶的本相,以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的神话与爱情神话。王安忆的“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把男人与女人放在性恋平台上展示,女性生命力旺盛,活力无限,更富主动性,更有担当。男性则孱弱、被动、胆怯、畏缩。三、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从社会、人生等宏大角度理解女性的模式中走出,着重探讨女性性别意识和内心世界及心路历程。反思女性被压抑和被遮蔽的历史,重新认识属于女性自己的历史、心灵、情感、思想、文化以及语言。倾向于“女性”体认。80年代中后期,翟永明、伊蕾、唐亚平等女诗人,具有女性写作的自觉意识。90年代,陈染、林白、徐坤、海男、虹影等,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观念,被称为新女性小说。波伏娃:女性从古至今一直属于男人,是因为她们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她们自己的宗教…..她们分散生活在男性之中。女性意识的自觉是语言的自觉。女性意识确立的根本在于对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与语言的反抗,只有打碎男权主义文化与语言的世界,妇女才能真正探索她们自身——这块黑暗的大陆。80年代初期女性作家只是在借用男性叙事,在“宏伟主题”下写作,没有明确的语言自觉。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