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M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6-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解析:选A材料中所提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春秋时孔子思想,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董仲舒的主张,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明代王守仁的主张,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明清三大家的经济主张,故D项错误。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论”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解析:选B孟子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与“出自人的天性”相符,故选B。3.“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C法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儒家倡导仁治,与题目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故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先生的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解析:选A材料中周桂钿先生的意思是说,西汉时期正处于上升时期,服务于此时期统治者的思想也应该予以肯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思想主调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A项正确,其他几项说法都不客观。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反映的是“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故选D。6.“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孟子B.朱熹C.王阳明D.李贽解析:选B材料强调“理”无处不在,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普遍遵行的规律,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这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朱熹是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故选B。7.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C.强调对物理的探究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解析:选A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A项正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反映了宋代理学家在面对困境时注重内在的修养,但并不是反对外在物欲,故B项错误;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强调内修而不是探究外在物理,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不符,且与史实不符,宋代理学家注重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8.“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解析:选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故A项错误;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关注内心、“致良知”等理念,故C项正确;李贽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故D项错误。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C.传统儒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