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观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观题.doc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观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近一步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南宋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明清时期:儒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1.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图一(前551-前479年)图二董仲舒(前179-前104年)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回答问题:(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3分)(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3分)1.(1)孔子(1分),核心:“仁”(1分)(2)主要思想:“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1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1分),“三纲五常”(1分)。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3)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1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1分)。(4)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1分)。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1分)。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2.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分别处于什么时代?(3分)(2)三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和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3)从材料来看他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2.(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3分)(2)主张及影响:韩非子:法治,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2分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等,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2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分原因:董仲舒的思想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君主专制强化,弊端丛生,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1分(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