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做二面角的平面角。【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关概念,提升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多媒体展示以下一系列动画如:1.打开书本的过程;2.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3.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须使水坝坡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引导学生说出书本的两个面、水坝面与底面,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均是呈一定的角度关系,引出课题。(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平面角:平面角是从平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成的图形。二面角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作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作二面角的面。(动画演示)(2)二面角的表示(3)二面角的画法(PPT演示)教师提问:一般地说,量角器只能测量“平面角”(指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相应地,我们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均称为空间角)那么,如何去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我们以往是如何度量某些角的?教师引导学生将空间角化为平面角.教师总结:(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三个主要特征:点在棱上、线在面内、与棱垂直(动画演示)大小: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表示。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①点P在棱上—定义法②点P在一个半平面上—三垂线定理法③点P在二面角内—垂面法(三)生生互动,巩固提高(四)生生互动,巩固提高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则这个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3)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2.作出一下面PAC和面ABC的平面角。(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作业:以正方体为模型请找出一个所成角度为四十五度的二面角,并证明。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篇2第06课时2、2、3直线的参数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2.初步掌握运用参数方程解决问题,体会用参数方程解题的简便性。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1、若由共线,则存在实数,使得,2、设为方向上的,则=︱︱;3、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普通方程为。二、新课导学探究新知(预习教材P35~P39,找出疑惑之处)1、选择怎样的参数,才能使直线上任一点M的坐标与点的坐标和倾斜角联系起来呢?由于倾斜角可以与方向联系,与可以用距离或线段数量的大小联系,这种方向有向线段数量大小启发我们想到利用向量工具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如图,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则=,而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因为,所以存在实数,使得=,即有,因此,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2.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应用示例例1.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和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教材P36例1)解:例2.经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如果点恰好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教材P37例2)解:反馈练习1.直线上两点A,B对应的参数值为,则=()A、0B、C、4D、22.设直线经过点,倾斜角为,(1)求直线的参数方程;(2)求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到点的距离;(3)求直线和圆的两个交点到点的距离的.和与积。三、总结提升本节小结1.本节学习了哪些内容?答:1.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2.初步掌握运用参数方程解决问题,体会用参数方程解题的简便性。学习评价一、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课后作业1.已知过点,斜率为的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设线段的中点为,求点的坐标。2.经过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如果点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3.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弦AB,求弦AB的长及弦的中点M到焦点F的距离。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2)能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心和半径.(3)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求出圆的一般方程.(4)通过本节课学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