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多篇)说明:关于高二数学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关于高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2、展示目标、检查预习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3)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4)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5)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6)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7)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高二数学教案篇二一、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面向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主要是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过这些数学思维方法,但是对这些知识还没有进行概念化的归纳和专门的训练。学生不知道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时候还是会用一点,以以往的经验,学生一旦学习概念后,反而觉得难度大,概念混淆,因此,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设计专题学习网站,通过学生之间经过学习,交流,课后反复思考的,进一步深化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数学思维中的分析法和综合法;2、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析法综合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交流、分享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喜悦;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数学思维训练专题课,专门训练学生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题。分析法在数学中特指从结果(结论)出发追溯其产生原因的思维方法,即执果索因法。综合思维方法:综合是以已知性质和分析为基础的,从已知出发逐步推求位未知的思考方法,即执果导因法。这两种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学生的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四、教学策略的设计1、情境的设计情境描述情境简要描述呈现方式趣味问题从前有个国王在处死那些犯了罪的臣子的时候,总是出一些这样那样的智力题给犯人做,用这种方法给那些更聪明的人一条生路,有一位正直的青年叫亚瑟,不幸得罪了国王,国王判他死罪,他所面临的问题是:“这里有三个盒子,金盒,银盒和铅盒,免死金牌放在其中一个盒子内,每只盒子各写一句话,但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你要是猜中了免死金牌在哪个盒子里,就免你一死罪。”聪明的亚瑟经过推理而获知免死金牌所放的盒子,从而救了自己的命,请问亚瑟是如何推理的?网页2、教学资源的设计资源类型资源内容简要描述资源来源相关故事通过有趣的推理故事,如“推理救命的故事”,“宝藏的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下载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嵌入了经过修改适用于本课的论坛,在线测试等。自行制作3、教学工具:计算机4、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学习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反思策略5、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五、教学流程设计1、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工具设计思想提出“推理救命问题”积极思考,寻找方法学习网站以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点明本节课的目的。2、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工具设计思想1、初试牛刀:让学生试做思维训练题。2、挑战高考题:在高考题中充分体现分析法,综合法。3、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以致用:4、把本节的方法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