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31338-张展飞.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31338-张展飞.pdf

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31338-张展飞.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关系研究张展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摘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规划进行了简要介绍,描述了两个规划不协调的表象并对其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协调两个规划提出了建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契合点。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规划;协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都集中出现。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前的矛盾已日渐突出,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对于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规划先行”,即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使各规划互相协调,以引导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的规划体系,规划种类繁多、类型庞杂、各规划间缺乏协调,加上部门间的各自为政更使得各规划互不衔接,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此,便出现规划是“墙上挂挂,纸上画画”的现象,是空中楼阁,但可操作性不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大量土地资源发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编制就是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预防”措施。1相关概念解析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作用首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再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在公平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和科学利用开发土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因此具有均衡各业用地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1.2环境规划的概念及作用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和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出发点是保障人们享用环境权和公正地规定享用环境经济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基本任务是依据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规定人们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约束要求,并提出保护和建设环境的方案。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应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不协调的表象与原因分析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不协调的表象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与生态环境用地的不断被蚕食之间的矛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两规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做出的统筹安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因此,相对于环境规划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偏重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地方经济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时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热衷于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和目标,迎合各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往往根据产业用地的需求而不断地变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忽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因此不断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必然对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造成不断的蚕食,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失控,城市发展步入破坏自然生态、加重环境污染的尴尬境地。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引发环境问题。我国历史上产业政策是重工业、轻农业重生产、轻生活重加工、轻基础设施,由此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类建设用地比例失调及其区位不合理。在过去重生产轻生活的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很多“水泥森林”式城市,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具有美化和调节生态平衡的绿地、植被、水面以及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通常国外综合性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比例为:工业为15-17%,商业、服务业为15%-18%,住宅20%-50%,交通18%-20%,市政10%-12%,绿地12%-20m2/人,绿地率30%。我国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为:工业为29.1%,市政交通13.4%,生活、商业、公共设施用地约占37%,人均公共绿地3.3m2/人,绿地率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