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小路-教案.pdf
上传人:一只****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弯弯的小路-教案.pdf

弯弯的小路-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弯弯的小路教学内容10册11课,P26-27教材分析“弯弯的小路”是五年级第10册一节造型﹒表现课,按照课题,观察书中的图例与范画,本课的教学中要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画出小路的纵深感。按近大远小规律,表现小路边的参照物。以前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过有关透视的内容,而透视是一种较抽象、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如果在前面对透视知识一无所知,而要在本节课中把路、并且是弯弯路边的参照物画得准确、生动、有创意,这样要求高,难度大。因此,我对本课的处理:一是通过对不同路及路边的参照物观察,了解透视现象,而不作过深、过细的讲解。二是注重对不同路的对比欣赏,三是重视变化于创新。教学目标1、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近大远小、纵深感,近疏远密、近高远矮。)2、通过欣赏、学习、发现,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简单地绘制一条小路(导游图)3、培养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良好心态。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与欣赏,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掌握使小路具有纵深感的方法与原理。难点:运用正确的透视关系来绘制一条弯弯的小路。教学准备师:1、范画、课件、Z字型路的纸片、各种路、“乐园导游图”展示用、各种大小的树、吸铁石2、小练笔绘图纸。生:彩笔、画图纸、勾线笔。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1、游戏导入情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在这,和我们五(1)班的同学一起上这节课。我听景班主任老师说,咱们五一班的同学都非常棒,上课纪律好,发言也积极响亮,导想象力还很丰富。希望接下去的40分钟,能让我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好,入上课。回答响亮,真ok啊。诶,大家都会做OK的动作吧,老师这个圈圈大不大?不大,你们的脑袋大还是我的圈圈大?生,肯定是脑袋大。我能把你们的脑袋放到我的圈圈里,可能么?生,我也会(展示)将手慢慢拉近,从眼睛里看到。请同学们试试。这是为什么?生:近的大,远处的小。(备选)出示照片,画面上哪个学生大,哪个学生小?再出示两个学生的对比照,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近大,远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都存在近大远小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透视。生活中那些现象存在近大远小的关系?生:路,近处的宽大,远处就细小。生2:放风筝,风筝放得高了,就小了,看不见了。生3:路边的车辆,近处的大,远处的小;……(飞机近大远小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刚刚同学说到了小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弯弯的小路”。看看小路里有什么美术知识:弯弯的小路。(板书)二、一、透视概念、近大远小新1、出示乐园,这是一个主题乐园,通向它的小路还没有呢,咱么一起来给它授添条路吧。拿出作业纸和勾线笔,添一条通向乐园的小路。2、拿出几个同学的作品,并展示①直的路,②有宽窄的路师:这两条路的造型有点不同,那么那条路走起来远一点?为什么?生:那条有宽窄的路。因为近大远小,那头那么小,说明路就很远的地方。出示③号路,弯弯的。这条路与前两条路相比,有没有更远呢?同样的纸张,同样的位置,为什么③号路显得更远呢?生,因为它是弯弯曲曲,而且前面宽,后面窄。小路弯弯,能使我们的路变得更远更长。3、记得刚刚进来时,老师铺在地上的路吗?老师是怎么摆的?一头大,一头小;进来的时候大,远一点的小。对,老师也是为了让路显得长一些。所以那样设计的。2、纵深感1、出示照片①,这条路你大概要走多久?②③越是弯的路,距离越是长,让人产生一种深、远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美术上叫它“纵深感”出示各种纵深感强烈的图片,以小路为主。出示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能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一座山,里面烟雾缭绕,小路深处有个民居。出示国画,在我们国画里,通过对小路弯弯的描绘以及树林雨雾,画面就显得非常有纵深感。2、近疏远密、近高远矮、近清晰远模糊。我们的小路弯弯,向前延伸。刚刚我们画的小路两旁还什么都没有,让我们给添些东西吧。那我们的路两边都会有什么呢?生:有行道树、电线杆、栅栏……老师学校里的有个学生,就给路两边贴上了树,你们来看看,怎么样?(出示大图,学生的作品,比较没有疏密高矮关系。)哪里不对劲?应该怎么样?生:近处的树要大一点,远处的要矮一点……好,那请两个同学上来贴贴看,应该怎么摆合适。3、评价:这两个同学贴得如何,哪里做的不错?4、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弯弯的小路更有纵深感,我们可以通过路边的景物的排列来加深,一般除了近大远小,还要把握近疏远密,近高远矮。(板书)近高远矮近疏远密。5、出示各种图片,近疏远密,近高远矮,体验纵深感。6、出示图片,并找出视觉消失点。这几张图片里,你有没有特别的感受?生:好像视线都集中到一点去了。课件出示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