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糖尿病主题讲座精华版糖尿病概述糖尿病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糖尿病定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所致。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显著高血糖的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以病因为依据的糖尿病新分类法:——1999年,WHO提出的分类标准。一、1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糖尿病)(2)特发性糖尿病(原因未明确)(1)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糖尿病)标志:1)胰岛细胞抗体(ICA);2)胰岛素自身抗体(IAA);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约有85%-90%的病例在发现高血糖时,有一种或几种自身抗体阳性。(2)特发性糖尿病(原因未明确)这一类患者很少,无明显免疫异常特征,见于亚非某些种族。与HLA无关联,但遗传性状强。。二、2型糖尿病包括: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三、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一)胰岛β细胞功能基因异常1.第12号染色体,肝细胞核因子突变(HNF-1α),以前称MODY32.第7号染色体,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以前称MODY23.第20号染色体,肝细胞核因子突变(HNF-4α),以前称MODY14.线粒体DNA突变5.其他(二)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1.A型胰岛素抵抗征2.Leprechaunis症3.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4.Lipoatrpohic脂肪萎缩性糖尿病5.其他(三)胰腺外分泌疾病所致继发性糖尿病1、胰腺炎2、胰腺创伤/胰腺切除术后3、胰腺肿瘤4、胰腺囊性纤维化5、血色病6、纤维钙化性胰腺病7、其他(四)药物和化学制剂诱导的糖尿病1、Vacor(兔毒)2、Pentamidine3、Nicotinicacid(烟酸)4、糖皮质激素5、甲状腺激素6、Diazoxide7、β-受体激动剂8、Thiazides(噻嗪类)9、Dilantin(苯妥英)10、α-干扰素11、其他(五)内分泌疾病**(六)感染1、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2、巨细胞病毒感染3、其他(七)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1、“Stiff-man”综合征(僵人综合征)2、抗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3、其他(八)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四、妊娠糖尿病(GDM)怀孕前并无糖尿病病史,妊娠时发现或者发生的糖尿病。怀孕前已有糖尿病史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病因和发病机制一、1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遗传易感性(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其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第1期-遗传易感性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第3期-免疫学异常该期循环中会出现一组自身抗体IC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更具敏感性、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有助于区分1型和2型。第4期-进行性β细胞功能丧失第5期-临床糖尿病第6期-1型糖尿病发病后数年,糖尿病临床表现明显。1型糖尿病的风险预测二、2型糖尿病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1)更强的遗传易感性(2)致病因素(环境因素)1)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2)生活方式改变、感染、多饮、妊娠和分娩。临床表现并发症(二)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分5期:Ⅰ期:高灌注期Ⅱ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Ⅴ期:终末期,氮质血症期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眼底改变:非增殖型:视网膜内增殖型: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失明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心脏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病变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其次是脑出血。5、糖尿病神经病变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自主神经病变:饭后腹胀、胃轻瘫、出汗异常等。6、眼的其他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等。7、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三)感染——免疫功能低化脓性细菌感染:多见皮肤肺结核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