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做个“用心”的老师河北省遵化市第六实验小学王丽娟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我亲身经历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学习生活,饱尝了做一名教师的喜悦与艰辛,深深感受到为人师者的甘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用爱心来哺育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师要对学生怀有深挚的情感,把爱心倾注于学生,呕心沥血地为一代新人操劳,这样不仅鼓舞了学生的上进心,并且也激起了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和爱戴。反之,对学生缺乏感情和爱心,让学生感到厌恶的教师,即使你用和蔼诚恳地态度批评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认为教师是虚假的,而拒绝亲近。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更应该用爱心,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每一个学生。下面就爱心教育的内涵、严爱结合、注意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爱心教育的涵义人们常把师爱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在这师爱的路上,教师付出的是心血,固守的是忙碌;教师投入的是青春,洒下的是爱心,教师的爱融化在学生渴望的眼睛里,同样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淡化在学生光明的前程中。(一)“爱心教育”=“关怀”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二)“爱心教育”=“责任”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二、爱心教育中的“严中有爱”与“爱中有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有爱心还不够,还必须注重爱的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地说:“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但是仅有爱还是不够的。正确的爱必须建立在真诚而炽热的情感、智慧、思想、情操的基础之上。”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注意分寸,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师生之间要融洽但不自由散漫、要有距离但不隔阂,既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又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师生之间的这种感情纽带,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能过分亲密。有的教师与学生嘻嘻哈哈,甚至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其关系可谓融洽,但这种"打成一片"的现象并不十分合理,它拉近的是师生的物理距离,但心理距离未必能拉近。对于违纪的学生,处理时不能横眉冷对,粗暴指责,要讲究方法和对策,要用爱心和耐心去说服教育,这样不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激发鼓舞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三、爱心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许多教师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教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1)暖水瓶型有些教师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就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教师是“敬而远之”。(2)保姆型在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教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教师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爱心教育”便是这一文明火把传递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教师则是将火把代代相传的使者,教育的先行者。爱可以创造奇迹,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可见,教师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在成长的新一代,他们代表了祖国的未来,寄托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师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要把全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