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培训课件.ppt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或广泛门-腔静脉侧枝循环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又称肝性昏迷(hepaticcoma)。门体分流性脑病(PSE):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是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轻微肝性脑病(M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诱因:低钾性碱中毒,可促进血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脑功能受影响。低血糖时体内能量减少,脑去氨功能停滞,氨毒性增加。其他:镇静剂、麻醉剂:抑制大脑皮质,加重缺氧。手术、创伤:组织分解,器官负担加重,可加重功能衰竭。2、发病机制(1)氨中毒学说:氨代谢紊乱所致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氨对大脑有明显的毒性作用。(2)假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肠道中形成苯乙胺和酪氨,它们不能被肝清除。它们的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所以干扰正常神经冲动的传递。(3)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γ-氨基丁酸是大脑主要抑制性递质,它在脑内引起神经冲动传导抑制。(4)色氨酸中毒学说:色氨酸进入大脑,经过转换成为抑制性神经递质。(5)锰中毒学说:锰具有神经毒性。(二)临床表现扑翼样震颤也称肝震颤。嘱病人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击样抖动。若紧握病人手一分钟,能感到病人抖动二期(昏迷前期)三期(昏睡期)四期(昏迷期)肝性脑病各期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脑电图检查:典型改变为节律变慢,昏迷前期及昏睡期病人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δ波或三相波;昏迷时表现为高波幅的δ波,每秒少于4次。(3)心理智能测验:定向力、计算力(4)CTMRI:慢性肝性脑病可见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急性肝性脑病可见脑水肿。(三)治疗原则2、减少肠内氨的生成和吸收:(1)饮食-禁蛋白,供给足够的热量;神志转清后,逐渐增加蛋白量,首选植物蛋白。(2)灌肠/导泻-清洁洗肠/弱酸液洗肠,禁用碱性溶液。(3)乳果糖口服/灌肠:口服后,在肠道内产生乳酸和乙酸,使肠道pH降低,减少氨产生和吸收。乳果糖治疗各期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每天30~60g。对急性门体分流肝昏迷病人,乳果糖灌肠为首选治疗措施。(4)抑制肠菌生长-甲硝唑/新霉素:口服/保留灌肠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1)降氨药物-谷氨酸钾/钠,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思)(2)GABA/BZ复合物拮抗剂-氟马西尼(3)支链氨基酸-六合氨基酸(禁用复方氨基酸)(4)减少门体分流:采取介入方法。(5)人工肝-血液灌流,清除毒物。5、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严重肝性脑病,在肝移植后能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1、休息与环境:安置于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环境清洁安静,专人护理,床边加护栏,防止发生意外。2、饮食护理:(1)保持足够总热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昏迷病人用鼻饲。注意防低钾。(2)限制或暂停蛋白质摄入:昏迷病人禁止蛋白质摄入,待意识清醒后,逐渐恢复蛋白质摄入。植物蛋白质富含支链氨基酸,应给予植物蛋白质为主。应密切观察病人对蛋白质的耐受能力。(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水,限钠,补钾。饮食护理禁用碱性溶液灌肠氨在体内的存在形式NH3+H+NH4+4、昏迷病人护理病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作好口腔、眼部、皮肤的护理。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有角膜外露者,用眼药膏点眼,覆盖盐水纱布,防角膜溃疡。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5、病情观察6、用药护理新霉素:长期服用可出现听力或肾功能损害。乳果糖: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保持每日排便2~3次,粪便pH值5~6为宜。葡萄糖: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7、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