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与挑战.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的发展与挑战.ppt

经济的发展与挑战.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節經濟的發展與挑戰經濟重建(民38~42)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礎1.背景:通膨嚴重+民生壓力政府(遷臺)2.措施:幣制、土地改革(1949→)☆☆☆3.成果:(三→公→耕)(1)生產力↑,向心力↑(2)奠定穩固基礎(3)地主轉向工商4.弊端:(1)農民負擔重:肥料換穀、償付地價(2)小地主沒落:(因)股價過低☆農林.水泥.紙業.工礦1.背景:工業化初期(進口多→逆差大)2.措施:※多仰賴○(1)勞力密集工業(外匯消耗↓,就業機會↑)(2)策略☆☆☆~3.成就:民生工業☆→帶動私營企業1.背景:(1)國內市場已達飽和(2)工業國家產業外移※國際產業分工2.措施:(1)採出口擴張(2)加工出口區☆民55高雄(3)獎勵投資條例3.成就:☆黃金十年(民54~63)(1)創造就業機會(2)培育○企業家(3)臺灣經濟起飛1.背景:1960’s末出口成長(1)優勢:資金累積,技術提升(2)劣勢:外交逆境、石油危機、基礎建設不足☆1973以阿戰爭☆1979伊朗革命2.措施:1970’s調整經濟結構(1)發展重化工業☆☆(2)大型公共投資ex.十大建設1.經濟轉型(1970’s後期)(1)發展策略性工業(科技導向)(2)帶動工業升級→竹科,資策會2.三化: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2002WTO全球化時代臺灣經濟發展的挑戰臺灣經濟發展衍生的問題與永續經營之道經濟重建(民38~42)考題考很大考題考很大考題考很大考題考很大圖4-22臺灣的外匯存底一路攀升。圖4-23近50年(1951∼2010)來臺灣地區國民財富的增加:平均國民所得。圖4-24中央銀行的庫存黃金:民國38年(1949)大陸陷共之際,國府將中央銀行大部分黃金移存臺灣。圖4-25新臺幣:1949年(民國38年)6月臺灣省政府為遏止惡性通膨,發行新臺幣,規定舊臺幣4萬元折合新臺幣1元,逐漸穩定臺灣的貨幣金融。圖4-26民國38年5月發行臺銀一百萬元本票:臺幣從民國35年5月開始發行,至民國36年底發行量激增六倍,幣值急貶;民國37年底,通貨量激增到48倍,並發行萬元券;民國38年5月,更發行百萬本票,顯示通貨膨脹極為嚴重。圖4-27臺灣省三七五減租紀念郵票:1952年(民國41年)發行。行政院三七五減租考察團在41年初的考查報告指出:「過去以甘藷為食者,今已改以白米為主糧。」圖4-28慶祝耕者有其田:民國42年(1953),雲林縣元長鄉打著赤腳的純樸村民,高舉「慶祝實施耕者有其田」布條,在村裡宣導遊行。圖4-29參與土地補償說明會的地主們: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後,發行實物土地債券與釋出企業股票做為地主的補償,大多數小地主因而沒落,少數大地主則轉向工商業發展。圖4-30高雄加工出口區下班景況:民國55年(1966)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因原料、零件與設備進口免稅等種種優惠,使加工出口區成為投資設廠的集中地。圖4-31民國84年(1995)外貿協會臺灣精品廣告:隨著臺灣工業起飛,鞋子、雨傘、成衣、自行車、網球拍、電扇、聖誕節燈泡、黑白電視機的「MIT」商品,曾讓臺灣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1990年代以後高科技產品如電腦,繼續讓「MIT」商品名揚國際。圖4-32十大建設工程分布圖圖4-33民國88年(1999)世貿資訊展盛況:1990年代以後的世貿中心資訊展,成為人氣最旺的展覽。圖4-34新竹科學園區資訊展示區影像牆:在竹科與資策會聯手下,臺灣產業已進入數位時代,並成為民國69年(1980)以後臺灣產業的主角。圖4-35活絡的股票市場交易:1980年代中期以後,股票指數突破萬點,股票投資成為全民運動,政府「護盤」成為重要的施政措施。圖4-36小美精巧的科技產業。圖4-37首次反核抗議事件:反核人士於1986年(民國75年)到臺電大樓前抗議,往後環保的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圖4-38高雄後勁反五輕設廠第三節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