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doc

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1、健康的涵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2、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1、统计常模2、社会规范3、生活适应4、临床诊断5、主观经验(一)4、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人格统一完整智力水平正常四、简答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很明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识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识记】:(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心里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的不同点:(1)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而德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学生观不同:德育视学生为塑造对象,而自身为塑造者;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把学生视为求助者、当事人,而自身为服务者、协助者;(3)目标侧重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上,以帮助学生雕塑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为目的;而德育重在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塑造和改变,主要是按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帮助学生解决社会倾向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工作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职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方向、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5)工作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要求旗帜分明。心理健康工作者,不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而是培养学生的抉择能力,由学生自己作出合理的判断。德育带有公开性肯定奖励或否定、批评、惩罚,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强迫学生接受,更少采用批评和惩罚。德育工作鼓励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为当事人保密;(6)方法手段不同:德育工作常用的方法有谈话、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榜样示范、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方法有会谈、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两者的相同点:(1)他们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3)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两者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具有紧密的联系。(1)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2)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教育获得了更为和谐的统一。因此,两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应缺一。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发展性,活动性,保密性5、差异性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1、涵义【识记】: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贯彻要求【领会】:(1)要认识到人是有差异性的,青少年也不例外,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而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2)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