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一)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1、感温阶段类型:1)春性型:0-12℃;5-15d2)半冬性型:0-12℃;15-35d3)冬性型:0–7℃;>30d4)强冬性型:0–3℃;40-45d2、感光阶段类型:1)迟钝型:8-12h;16d(南方春性品种)2)中等型:>12h;24d(半冬性品种)3)敏感型:>12h;30-40d(冬性、北方春性品种)(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意义二、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根系的生长影响根系的因素(三)分蘖影响分蘖的因素影幼穗分化的因素(五)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三生长状况诊断四、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S:土壤缺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此时增施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3灌水:灌水可增加产量和蛋白质总量,但蛋白质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时,浇水可导致根系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浇水较好。4收获时期: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籽粒蜡熟期收获最好。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水分在30%以上时收获比较适宜。第三节小麦的产量形成(二)小麦的群体结构1、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粒重,三者协调提高可获高产。2、生产条件下的小麦是一个群体,密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个体的营面积、生长发育状况、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而且也改变了整个群体内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3、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发育好坏及产量的高低,决定群体的产量。4、当生产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穗数是群体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穗数可以明显增加产量。当密度达到一定限度后,由于粒数和粒重的下降,产量也下降。5、在考虑群体的合理密植时,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品种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出最适密度,达到最高的产量。第四节小麦栽培技术二、培肥地力,重施种肥①小麦穗分化具有早、快、短的特点,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重叠时间长;②春季气温低,土壤中养分释放慢;③施足种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不仅能促进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而且有利于穗的分化发育和形成大穗、是春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④种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为佳,吸收量N∶P∶K约为3∶1∶3,一般施尿素7.5~10kg/亩,磷12.5~15kg/亩,可以满足需要,一般不缺K,具体要视土壤情况而定。清选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纯度,保证种子清洁、整齐、饱满、发芽率及发芽势高,以保证播量准确、播深适当、出苗率高,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播前还要进行种子处理,或晒种,有利于防病虫害。①小麦早播虽然从播种到出苗的时期较长,但种子能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缓慢吸水萌动,胚根比胚芽生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抗旱和吸肥能力增强;②早播还可以延长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较多,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形成大穗;③早播能提早成熟,减轻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减轻病害;④在干旱地区,早播可以利用早春较好的土壤墒情,提高出苗率。五、合理密植,正确确定播量六、加强田间管理3、后期(开花—成熟)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品质指标逐步提高,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用联合收割机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七、对小麦弱苗的促壮措施4、缺水弱苗。常因麦田底墒不足或漏水漏肥造成。一看小麦心叶,缺水时心叶不长或生长很慢,通常称为缩心苗。二看小麦叶尖有无“吐水”现象,如早晨太阳未出时无“吐水”现象,则缺水。补救方法是及时灌水,且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或尿素5公斤。5、深播弱苗。表现为小麦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通常是看小麦的地中茎,若地中茎很长,且第四叶出现时无分蘖,即为深播弱苗。对这类苗可亩施碳铵15公斤,结合灌水,促壮增蘖。6、板结弱苗。雨中或雨前抢种的麦田,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麦苗根短而不下扎,分蘖生长缓慢,叶、蘖不能同伸,水稻田的麦苗根系呈铁锈色。对这类麦苗应及时进行深中耕,解除土壤板结。八、麦田除草3)农业防除法一是精选良种,淘汰草籽,减少杂草种源,防止恶性杂草扩散蔓延;二是合理安排茬口布局,实行轮作换茬。积极推广麦-油、麦-菜轮作,消灭重草田,减缓杂草种群变化的进程和延缓抗药性产生;三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秋播质量和苗体素质,增强与杂草的九、麦田病虫害防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