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小学李建昌“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新课标倡导学生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探索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现行的课程实施中,以教师教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记忆、模仿,被动的机械训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的教学模式,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育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交往方式,依赖于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无拘无束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笑着去学,教师决不要扳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心尊重每个学生,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民主的学习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正所谓“亲其师,重其道”,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亲切感、依赖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以良好的教学情绪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享受,就会越学越主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参与意识。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切实做到“学。中做”和“做中学”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课前让学生自制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课上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拼、折等方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再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时,我设计了(1)师生计算比赛:、456×43+57×456(2)、85×199+85当然学生算得很慢,我很快就把答案写出来了,并且说明自己先前并没算过,而时运用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学生们都很惊讶,一个个都非常想知道这是怎样算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师生互动,营造积极地探究氛围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向老师质疑、请教,并展示自己的学习品质。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熟知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在某些学生那里可能成为难题;而教师觉得可以忽略的问题,学生可能很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及思考的角度,充分开展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独立习得的能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需要充分的师生交流,创造浓厚的探究氛围。例如,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较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讨论时学生都各抒己见,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再由教师作必要的点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内容有自“最精湛的教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布鲁巴克曾说过:”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视“讲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识要点,培养解题技,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育,造成学生长于求同思巧,解答学生疑问”。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使学生只会做“学答”而不会做“学问”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创造一种人人都参与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