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溶解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是不是一定量的溶剂里可以无限的溶解溶质呢?溶质溶解在溶解里,还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进行探究。【实验探究1】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那些因素影响的影响实验步骤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现象结论思考: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NaCl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固体溶解在水中还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2】把上述实验中的氯化钠换成脚酸钾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KNO3搅拌再加入5GKNO3搅拌加热5g5g硝酸钾搅拌冷却综上所述:物质的溶解能力除受溶剂量的多少的影响,还受温度的影响。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得到的溶液叫做;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因此,在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溶剂的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才是正确的;缺这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量,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都是错误的。如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的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所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影响我们对物质的溶解能力的认识。这样看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我们已经知道: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影响。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就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才可以。二溶解度:在,某物质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时所溶解的(g)。四要素:条件:;标准:;(人为规定)状态:;单位:。如“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的含义是:。进一步分析还可以获取的信息:。【课堂练习】通过你对定义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划勾、错的打叉。(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2)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4)20℃时,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下表是根据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的溶解度曲线。(7)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溶液是;(8)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9)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且有部分;(10)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你发现溶解度曲线有几种线型?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为t1℃,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3)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4)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5)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的方法是。(6)当A、B、C三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均可以达到饱和的是物质溶液。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g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把物质分为:0.01110S/g20℃【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B饱和溶液是指很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比较稀得溶液C饱和溶液不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会变成饱和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往20g水中放入一些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蔗糖剩余,这时的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