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教育专业2011级安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英语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重大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英语课更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外,还要恰当地结合一些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通过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注重了以下几点: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在他正式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心理活动非常丰富。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教英语知识之前加以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此,每当我给第一次学习英语的学生上课时,我首先会告诉学生,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小要打好英语基础,将来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要学好英语的远大理想。二、注重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及良好习惯。PEP小学英语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懂礼貌、互相帮助等日常口语以及课堂用语。如:“Hello.”“Goodmorning.”“Thankyou.”“Excuseme.”“MayIcomein?”“Howareyou?”“Nicetomeetyou.”。又如:“CanIhelpyou?”“Let’sgotoschool!”等等。为此,我在备课时,认真分析钻研教材,把德育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目的之中,找出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课堂语言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PEPENGLISHBOOK1Unit1时,通过教材分析,找出含有德育因素的“Hello”“Goodmorning”“Howdoyoudo?”等问候语。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教Unit2时,“Howareyou?”“Nicetomeetyou.”这两个句子也含有德育因素,因此我就把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纳入该课的教学目的。这样,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成为含有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如BOOK1Unit3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一课,讲的是各个国家的国旗的颜色、形状,以及国家名字的表达方法等内客。课本这样安排,本身就为我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国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关键是我们教师通过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学习本课之前,我先要求每位学生画一面国旗,要求学生注意国旗的特征。学生们画的最多的是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还有些学生画出了香港特区旗和澳门特区旗。然后我向他们提问:What’sthis?(这是什么?)Whatcolourisit?(它是什么颜色?)Whatdoesitmean?(它代表着什么含义?)等等。接下来我介绍并教学几个国家的国旗特征及来历,通过画国旗,说国旗,最后上升到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对句型和课文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素材,需要挖掘,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枯燥的说教。三、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资料、图画、卡片、录音等手段以及周边环境,创造适当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热身活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