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品德学科渗透德育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在 品德学科渗透德育教育).doc

如何在品德学科渗透德育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二小学教师乔愈舒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实施德育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呼唤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唤起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观点充分利用插图、挂图等教学手段,创设突出本课德育认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如在讲《我们的责任》时,我先扔出去一个纸团,里面写着:“你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纸团掉地后,有个同学马上把它检起来。然后我趁机说:“你不光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你还有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是啊,其时,我们有时拾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纸团,而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很自然倒入新课。二、利用插图——挖掘情感由于小学思品课本中,大多数安排插图,表现情感的插图,展示了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人物事件。要学生能从图中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点和激发道德感目的。如在讲《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出示插图——集体集资共同修路的场景,使同学一目了然,并从中明白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大家受益的道理。三、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观点的要求下,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并逐步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如在讲《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残疾人,让他们到前边分别扮演盲人、聋哑人、上肢残缺人。使他们亲自感受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困难,需要同情和帮助。加深了对残疾人的了解,使学生真正体会内容。四、引导体验——调解情感一个人在一生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一个人因为成功而高兴,因为失败而伤心是很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自我调解情感的能力。联系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上取得成绩,不能骄傲,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以后如何,还取决于现在的努力。总之,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是能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教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