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指数函数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指数函数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设计)(2012届本科毕业生)题目:指数函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审书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级2班作者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高级教师题目指数函数摘要指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使学生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和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指数函数的性质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共分两课时,我所讲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育,本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折纸问题和《庄子-天下篇》中的名句的讲述,创设情境,进而引出新知。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定义,深化概念。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为了深入探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安排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画图,并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学生总结和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加以总结和指导。设置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的学习。最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教师评语(含观点、内容、文字表达方面的评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设计(教学设计)成绩:备注:毕业设计承诺书我是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08级学生。本人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并按照《沈阳师范大学授予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要求撰写毕业设计。本人承诺该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存在抄袭他人成果内容,本人承担由学术不端行为所导致的相应责任。承诺人:年月日一、设计基本信息课题指数函数授课人姓名杨庆云年级高一学号08304009授课时间2011-10-13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实践学校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沈阳市重点中学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指数运算的法则.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和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体现在生物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等方面,因此学习本节课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2.活动技能“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学生已基本掌握,这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打下良好基础。3.学习能力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4困难分析本节内容对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的要求较高,对于刚步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此外高一九班是文科班,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应急加强启发性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简单应用,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观察猜测、总结归纳等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主探究,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过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通过动手实践,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培养的创新意识,提高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掌握指数底数的大小与对函数图像的关系。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主,在讲课过程中,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问提问参与讨论,板演,并及时做出评价。教具、媒体、资源、环境多媒体、电子白板、一张正方形白纸做教具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一)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设置情景,引出新知1.设置情景教师活动:提出折纸问题,即让学生动手折纸,观察对折的次数x与所得的层数y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y=x2;对折的次数x与折后面积y之间的关系(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y=(1/2)x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作答。〖设计意图〗让学生情景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a>1②0<a<1,感受生活中指数函数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的形式。2.引出新知教师活动:讲授指数函数概念,即形如y=ax(a>0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