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区域经济学第一讲1、为何要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区域为何发展,以及不发展—来自现实的压力。区域差距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国富国穷的秘密。为什么有的地区穷,有的地区富?以江苏为例,苏南苏北差距的秘密何在?2.什么是区域?由上而下的(如行政区划:维扬区)。由下而上的:透过文化,历史,经济与社会动员方式界定区域。--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会出现冲突例,徽州,昆山/苏州/南京/上海,苏锡常欧盟--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面向。3.怎样去衡量区域发展?可以用那些指标?常用的指标GNP/GDPpersonalincome,industrialstructure,newconstruction,Employment/unemploymentMigration--这些指标有没有可能互相冲突?如:GDP高,人均收入不高?就业数量增加,但个人所得减少?关掉煤矿,开电子工厂,对地方的影响?GNP增长=生活改善?JoblessgrowthVoicelessgrowthRootlessgrowthFuturelessgrowth增长和基本需求:From“growth”to“basicneeds”发展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影响urban/rural;male/femaleHumandevelopmentindex营养预期寿命生活条件:Accesstowater,gas,electricity,telephone,heat,etc.公共卫生/医疗AIDS,SARS教育DecisionmakingDigitaldivid4、什么是发展?发展=工业化?进口替代论:一个区域自给自足的能力越强,依赖进口的货物或服务越低,表示该区域发展程度越好。--然而,在区域间贸易,投资频繁的条件下,将自足率当作发展指标是否适当?出口导向论:认为出口才是带动区域内各部门增长的动力--但是否对出口市场依赖太深?(从咖啡到IC)我们绝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斯特里登(1994)5.为什么区域之间发展有差异?天然条件说:很难解释为何天然条件不佳的地区可以比天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发展的更好(日本vs.印尼,好莱坞vs.印度)比较优势说:认为每个区域都有一些相对优势,如劳力便宜或资本报酬率高,每个区域依此发展就形成了区域间的差距。--问题是这些生产要素经常是被建构出来的,不是天生如此。有计划的对生产要素进行投资(如教育),可能让处在不利竞争条件下的区域得以改变发展模式。政府投资说:问题是,政府为何选择特定区域而放弃其他区域?另外,政府的介入也常常是失败的,并不保证成功(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三线产业)。重要的是讨论成功的条件何在?制度与组织说:认为经济行为是附着在社会关系上的。因此,一个区域的发展成功与否,不在于有多少资源或政府投资,而在于相配合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等因素,特别是行之多年而不自知的习俗(custom)与制度性力量的整合。6.两个主题解释区位选择:即产业的空间布局、分工,和城市体系的关系解释集聚:企业之间的关系;外部经济:专业化供应厂商的形成,劳动力市场共享,信息外溢;制度和文化…II.区域经济学的由来、演变和范式转移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byThomasS.Kuhn,1962paradigmshift科学/科学家社群(community)Kuhnarguesthatscientificadvancementisnotevolutionary,butratherisa"seriesofpeacefulinterludespunctuatedbyintellectuallyviolentrevolutions",andinthoserevolutions"oneconceptualworldviewisreplacedbyanother".在革命阶段,新旧各种理论各有拥护者,彼此竞争.区域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20世纪初德国的区位理论30年代大萧条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区域发展50-60年代区域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科学主义的尝试(regionalscience)WalterIsard1958,DepartmentofRegionalScienc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70年代产业结构重组和区域发展的新挑战:来自日本和新兴工业国的竞争,去工业化,高科技新工业区域的崛起…80,90年代关注技术创新和区域竞争--管理学的介入:如发展“战略”、地方营销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