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识字三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第一篇:识字三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题目:一年级下册《识字3》第一课时工作单位:东莞市虎门红旗小学作者姓名:陈玉仙联系电话:***日期:2010-3-11邮政编码:523900《识字3》第一课时教案设计设计理念:这是一节识字课。孩子们面对枯燥乏味的汉字,感到厌学,苦学。新课标中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挖掘了这课中蕴藏着趣味性的地方,创设了情境,通过语言激趣,小组讨论、、比赛、游戏等形式,力求使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就在乐中学习,在乐中掌握识字方法,把学到的认字方法运用到课外的识字中去,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对子的特点,有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教学难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2、有对对子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谈话:(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学生观看后讲: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大家都应好好爱它,好好保护它。(二)、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3”就是描写这美丽地球的。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对子。(板书:对子)【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家园美丽的同时引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一)、你们想读吗?快快打开书,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读的时候遇不认识的字词动手圈出来,并请拼音宝宝帮帮忙来认识它们,也可以问你的同桌!(二)、师: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认识他们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全班齐读)(三)、师:拼音宝宝走了,你还会读吗?(出示去掉拼音的字,学生以开火车、男女比赛等方法认读生字)【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的认读,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师: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用哪种方法记住了什么字。(讲完后全班再次齐读生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巩固已学的识字方法。(五)、师:你发现了吗?有一些样子长得很像的生字宝宝想回家了,你能把他们安全地送回家吗?(出示三间带偏旁的房子,学生找出含有相同偏旁的字后读一读,并出示相关图片帮助理解。)雨:雾、霜、霞虫:蝶、蜂木:李、杨【设计意图】我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进行归类识字,在充分发挥教材插图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生字,让他们在快乐中识字、辨字。(六)、师:你能帮生字宝宝找找朋友吗?(学生自由讲后师出现组词,再让学生认读)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它们有什么不同?请说一说,再给组词。季()——秀()【设计意图】通过与形近字的比较、组词,让学生学会课外识字的方法。(七)、现在生字宝宝来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课文中含生字的句子,指导学生认读,并理解画线的词语。)如:云对雾,雪对霜。朝霞对夕阳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山清对水秀【设计意图】通过字、词、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突破识字的难点,基本上掌握了本课要学习的所有生字的音、形、义。小结:其实,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你会想出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就像:利用相同偏旁来识字、换偏识字、比较来识字、或者以前学过的加一加、换一换等等。相信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会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三、再读课文,感受对子的特点。(一)、师:生字宝宝很调皮,现在它们又藏到课文里了,先听老师读一读课文,同学们边看课文里的插图边想一想,相信你们的眼前会出现美丽的景色。【设计意图】想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当的放松。(二)、师:现在谁能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3人分小节读,读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三)、师: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对子有什么特点吗?(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师小结)【设计意图】对子的特点是比较难找到的,通过讨论发挥众人的力量,能让孩子更好地找到答案。(四)、师: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不要拖长。老师和大家对着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五)、以男女对读、同桌对读、同桌边背边拍手对读等多种形式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对子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感受到对子的特点。四、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3个生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五、作业:请你根据对子的特点,模仿课文写一个对子。我们下节课来评一评谁写得妙。【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