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设计学校:寿县丰庄瓦房小学教师:夏艳课文分析:本课内容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春天”的主题,共有12个词语,分为四组,隔行押韵,便于学生们朗读记忆背诵。每组词表示同类事物,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展示了春天的特征。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具体形象地再现了词串表示的事物,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受到美丽事物的熏陶。学习目标:1、会正确拼读,规范书写“春,雨,芽,布”等9个生字,会认“柳,蜜,蜂”3个字。2、能够观察图片,把图片上的事物和学习的词语联系起来。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背诵词语。3、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了解春天的景物景象,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能够主动识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学难点:在田字格中把本课的生字写美观、工整,规范。教学用具:带田字格黑板,识字卡片,春天景色的图片,《春天在哪里》歌曲音乐,播放器。教学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2、朗读词语,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3、认识本课的3个识字。课时重点:会拼读词语,朗读课文。课时难点:把词语和图画联系起来感受春天。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词语,指导朗读理解认识本课的识字“蜜、蜂、柳”布置作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听歌曲,感受春天的魅力。山林变青翠,花儿开了,小草绿了,树木发芽了,动物们出来了,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呢?(板书:春天)2.观察课本图片,认知词语。小朋友们你们从书中的哪些图片中找到了春天?(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词语,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说,然后再指名回答。二、出示词语,指导朗读理解1、出示板书“春天、春风、春雨”(1)请同学把它们拼读出来。(指名拼读),纠正拼读错误。注意:“春”的翘舌音,“风”的读音,后鼻音。(2)小黑板出示句子让学生填词:()到了,()轻轻地吹起来了,()细细地下着。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回答。(答案:春天,春风,春雨)2、出示板书“柳树,小草,嫰芽”(1)逐个指名拼读,认识“草、芽”。注意:“草”的平舌音。(2)说说什么是“芽”?你见过哪些“芽”?(树芽,花芽,草芽)(3)小黑板出示句子填词:春天到了,()发芽了,()探出了小脑袋。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回答。(答案:柳树,小草)3、出示板书“布谷,燕子,蜜蜂”(1)老师范读,认识“布、谷”。学生先自由读,再开火车读。注意:轻声的读法。(2)这些动物中你能用上他们中地一个或两个说一句话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布谷在唱歌。蜜蜂在跳舞。)4、出示板书“梨花,杏花,桃花”春天到,百花开,真美啊!谁来读读这些花的名字?(1)指名读,认识“梨、杏”(2)老师纠错再范读,全班齐读。5、全文整个连起来读。6、去拼音读。三、认识本课的识字“蜜、蜂、柳”1、指读。齐拼读。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讨论交流:蜜蜂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有“虫”旁;“柳”指一种树,所以是“木”旁。你还知道其他的“虫”字旁的字和“木”字旁的字?(课后讨论题)四、布置作业:会读会拼本课的词语,能自己流利的朗读全文。五、板书设计: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嫰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识字:蜜、蜂、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4个新偏旁和9个生字的笔顺,会规范书写生字。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课时重点:会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课时难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流程:复习上节课的字词学习新的偏旁练习笔顺,指导生字书写字练习布置作业一、复习课文词语和识字1、出示课文,学生逐个朗读词语。2、指认“蜜,蜂,柳”3个识字,并用它们说词语。3、组词说话练习。(1)“春”先组词,再说一句话。例子:春春天春天会开许多美丽的花。(2)“花”先组词,再说一句话。例子:花桃花粉红色的桃花真好看。二、学习本课的新偏旁1“日”字旁------春春天的太阳暖和吗?“日”:太阳的意思。写除了“春”中的“日”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那些带日字旁的字?(鼓励学生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早2学习新偏旁“艹”-------芽,花有“艹”的字在意思上都有什么相同点?(可以给学生们一点提示:植物)你还见过哪些有“艹”的字?(学生能说出相关字即可,不要求会写)草,蓝3学习新偏旁“巾”-------布“巾”偏旁多方在下方,不易识别,同学们要特别记忆一下。4学习“木”字旁--------梨,杏,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木”分别在这三个字的什么位置?(指名回答)梨:下面杏:上面桃:左边三、指导生字书写,练习笔顺1学习“春,芽,花”(都是上下结构)(1)指导学习“春”。学习新的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