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剪纸“三结合”特色教学的实践与探究龙伊莉大朗第一中学【摘要】摘要】剪纸艺术作为一个古老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承载着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本人试图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欣赏、模仿和创作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基本特征和独特的美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达到让学生热爱民间剪纸艺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关键词】剪纸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关键词】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对学生身心诸方面都发挥着积极影响。剪纸教学也不例外。它能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这是郭沫若同志咏赞中国民间剪纸的佳句。可见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经久不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为此我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常常将剪纸艺术渗入其中,介绍给学生。并从内容、形式、方法上实行了三个方面的结合。下面我想谈谈从剪纸教学到以纸为材料的手工教学的一点粗浅体会。一、内容上将美术教材与剪纸书籍相结合先从书本入手,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有关构图、图案、色彩知识,结合自编的剪纸教材进行教学。拿具有一定特色的剪纸艺术家及学生的单色、套色、染色作品让同学们对比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继承、特点、意义和作用。并在课堂上现场示范,徒手剪给他们看,激发他们对剪纸的兴趣。再按剪纸教学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剪纸艺术的过程是绘画创作和手工制作之综合,教学必须从1绘画创作、手工劳作两方面入手。手工劳作之剪、刻、贴的技能,首先训练学生剪、刻直线、弧线,因剪纸画要讲究刀法,而常用的刀法有方、圆、硬、软四种,作品的内容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所以这是剪纸画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接着学习折叠剪纸,选择像双喜、蝴蝶、花等一些简单的对称图案,主要剪出外形,内部加以简单的纹样装饰,这是初级引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剪纸的方法与步骤,即剪纸的特点。第二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剪纸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制作一些复杂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剪纸的魅力。在这个阶段,让学生重点学习将所剪的对象进行写生、变形、夸张、装饰。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看书籍等方式收集一些剪纸图案的资料,参考一些好的剪纸图案进行设计再来制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促进眼、脑、手的和谐、协调及均衡发展。这样学生易接受,也易掌握。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对此兴趣极浓。二、形式上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掌握得更牢,我们成立了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堂上学的在课外加以延伸、拓展,使学生对手工剪纸有一个“稳定兴趣”。我常在课堂上选择学生易接受、有情、有趣、贴近于学生生活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如十二生肖、吉祥文字剪纸作品等,通过剪纸作品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再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生把易学的图案加以灵活变化,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思考。比如:学折叠剪纸时,可以从数量上变化出不同的剪纸团花,三角形的可以变成六边的等等。另外我还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使学生们的剪纸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采取多样的形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局限于剪纸单项,将剪纸于手工制作紧密结合,各尽所能,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以兴趣小组活动为主,注重实效,因人而异,加强辅导,在教学中不局限于教师或教本的固定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其多种设想、大胆创新。通过动脑、动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模仿与大胆创新相结合2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与人身心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的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在教学中,我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怎样画,而是放在理解他们的作品,并帮助他门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我创新,积极思考。如:在让学生剪《赋有寓意的喜》的时候,每个学生剪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到无拘无束的意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不管学生剪得像不像,我都给予适当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眼、脑、手得